一、技法
文面,犹如一个人的外表,指作文的外部形 式,包括行款格式、标点符号和书写字迹等。一篇作文能否博得好评,固然主要决定于它的 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等内在因素,但与它文面是否美也有一定关系。文面不美,就像一个人 蓬头散发、不修边幅,令人望而生厌。文面很美,就像一个人梳洗整洁、衣着得体,令人感 到舒服,吸引人兴致勃勃地朗读下去。可见,注意文面美是作文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这里,根据一般作文要求,就文面美的几个 主要因素,谈谈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 一 ) 行款美
一篇作文,由标题和正文组成。这两部分都 有一定的书写格式。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要“醒目”,就得讲究 写法。一般写在一行的中央,两边留出大致相等的空格,使人看起来舒服。标题的字要大一 些,同正文之间要空出一行。
正文部分,对初中生而言,主要是注意层次 段落清楚。文章的层次,主要通过段落显示出来。一个段落,要反映一个完整的意思,长短 适当,不可残缺,也不可杂糅。每段开头要空出两格,以提示“上一个意思已经讲完,从这 里开始讲另一个意思”。有的学生写作文不分段,全文就是那么黑压压的一大块,无层次, 读起来就很吃力,这是很不好的。
此外,作文的结尾也要意尽笔止,有的学生 喜欢在结尾处写上“完”字,个别学生甚至在“完”的周围加上“爆炸线”,既浪费笔墨, 又破坏了文面美,要予以纠正。
有的学生养成了文后补充几段的坏习惯,用 序号标上,加到文章相应的地方,很是破坏美,也不利于阅卷老师的顺利阅读。
( 二 ) 标点美
按照习惯,标点符号要点在一定的位置上。 顿号、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和分号各占一格,点在方格的左下方 ; 省略号和破折号,各占两格,写在方格的中间 ; 引号、括号和书名号,都由前后两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各占 一格。引号前部分点在方格右上方,后部分点在方格左上方 ; 括号和书名号前后两部分都写在一格的中间。如果两个标点符号连用,如冒号和引号前部分 连 用 , 或 句 号 和 引 号后 部 分 连 用 ,可 以 共 占 一 格, 也 可 以 各 占一 格 。
为了保持一种“向心性”的文面美,标点符 号 如 点 在 一 行 的 开 头 或 末 尾 , 都 有 一 些 约 定 俗 成 的 用 法 。
1. 顿号、逗 号、句号、分号、冒号、叹号、问号、引号、书名号、括号后部分等,可以点在一行的末尾, 但不能点在一行的开头。这样既可以及时提示该不该停顿、停顿多久和表示什么语气等,又 有一种向中间集中、靠拢的文面美,而不会产生“离心”的感觉。 2. 引号、书名号、括号的前部分等,可以点在一行的开头,但不能点在一行的末尾。
3. 破折号和省略号等占两格的标点符号,可以写在开头 两格,也可以写在行末两格,但不能拆开,分写在两行,以保持该符号的完整性,不致因拆 开而产生误解。
书写时遇到同上述原则相矛盾的情况,如一 句 话 写 到 一 行 最 后 一 格 才 写 完 , 便 没 有 空 格 点 上 标 点 符 号 。 怎 么 办 ? 这可以把最后一个字向前靠拢一点,让出半格,把标点符号 点在该半个空格的下方。
( 三 ) 字迹美
1 、正字,即 写规范的字,不写错别字、生僻字、繁体字、不规范的简化字、网络用语和英语单词。把字 按规定的形体结构来写,就符合规范化的要求。把字写得不成“字”,就是错字 ; 把甲字写成乙字,就是别字。错字和别字合起来称错别字。 有 错 别 字 , 甚 至 有 很 多 错 别 字 , 就 不 能 正 确 地 表 情 达 意 , 就 不 美 。
2 、正书,即 每个字写得清楚和整个文面整洁。书写清楚每一个字,让人一看就知,让人喜欢看。文面整 洁,按规定的行格距离来写,不任意过界,不东歪西侧,不随意涂改,不相互勾连,很有“行 气”,读起来就舒服,就有一种美的感觉。俗称“顶天立地”。虽然书写能力有高有低,但 完全有理由把字写得清楚和整洁。有的学生写作文不注意正书,两个字甚至几个字滚成一团, 或者一个字被随意肢解,或者潦草至极,“龙飞凤舞”,老师要看通他的文章,不知要费多 少功夫。
3 、坚守“四 不”原则。“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吸毒”、“不揭皮”。
4 、善于控制 字数。各地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不一,多在 500-800 字之间以 500 字为起点。这就提醒同学们在平时的练笔中应有意识地对 字数作个要求。应对策略是 ; 草稿上列提纲,心中打腹稿。何 时开篇,何时收尾,真正做到心中有数。需要提醒的是,文章不是越长越好,无锡中考是 600 字以上, 800 字以内是个 原则。
二 、 心 法
作文高分有诀窍,文面整洁第一招。
字要顶天又立地,太细太淡都不好。
遵循“三不”好习惯,第一印象很重要,很 重要。
三 、 荐 文
2009 年桂林市
中考满分作文——感受 节日
洋溢着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馨香,散发着勃勃 文采精华的气息,闪烁着古国文明的灿烂辉煌„„它是节日,它陪伴着小小的你我快乐成 长„„
每当提及节日,我的心中免不了会有些激动。 节日的背后,该有着怎样美丽而神奇的传说,有着怎样丰厚深邃的文化底蕴,有着怎样美好 甜蜜的向往与期盼。“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伴随着一声声爆竹的炸响,又迎来了一 个新春。春节是欢乐祥和的象征,每一个春节都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崭新的面容 ; 每一个春节过去,就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开始„„春节到来了,便是 我们人生的又一个新陈代谢,又一次除旧布新。生命在成长,世界在变迁,年的远去又重来, 就像接力似的又开始了下一段赛程。所以,在春节时节,人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不管钱 多钱少,不管顺境逆境,感受春节,感悟那份“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的 激情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 明节是一个感情丰富的节日,人们怀着伤感怀着思念为故者上坟,虔诚地祈愿逝者在天国能 够过得快乐,也祈盼他们在天有灵,给活着的人以精神的庇荫。感受清明,缅怀那些驻留天 国的灵魂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 午节,只为屈原的那纵身一跃,只为那位圣贤的瞬间壮举,便有了这个壮烈的节日,“波涛 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为不忍见大好河山断送在奸佞之手,却又无力回天,何不一死了 之,换个眼不见为净 ? “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感 受 端 午 , 感 悟 满 腔 忧 国 忧 民 的 热 血 无 处 溅 洒 的 悲 怆 !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大 人说七夕便是年青情侣约会的时间,并且告诉我们,在七夕那天夜晚,静静地站在葡萄架下, 便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窃窃私语,你要真听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趣,感受 七夕,感悟人世间爱情的甜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月圆人 团圆,深深勾起客游异地他乡的人们对故土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在一个漫漫长夜,苏东坡长 叹一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唉,故国啊,亲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国, 牵挂亲人的情思。
“逝者如斯”,年年岁岁去去来来,每一次 的感受都有不同,每一次的感受都如诗如画。感受节日的文化,感受节日的温馨,感受节日 的美好,但愿人生天天如节日,岁岁如今天,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同样一个美好甜蜜的梦,在 感受中得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实现 !
推荐理由:看得出来,作者对节日的理解有 自己的独到之处。全年当中几个重大的民族节日全都写了,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文字安排有 主有次,巧妙合理,可读性较强。本文还有一个主要特点是引用丰富精彩,通过引用有关古 诗名句来领起相关的段落,这种巧妙的行文方式颇能引起评卷老师的好感。文段内还有些重 要的引用,这就使得引用古诗文成为本文的一大亮点。除此,全文语言表达也很灵动,感情 真挚,有较强的感染力。
四 、 游 戏
游戏名称:《比比谁的力气大》
游戏规则:双方把右手肘部放到桌子上,然 后双手握在一起,再用力往对方那边板。谁手碰到桌子,谁就输了,手肘不能离开桌子,屁 股不能离开凳子。首先是扳手腕“示范赛” ( 由老师完成较好 ); 再 是 “ 初 赛 ” , 同 桌 间 比 赛 , 三 局 两 胜 ; 第 三 轮 是 A 组 、 B 组 个 派 一 名 选 手 进 行 决 赛 。 五 、 练 笔
比 比 谁 的 力 气 大
星期六上午,少年宫作文班的第二节课。张 老师告诉大家:“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首先要做一个‘扳手腕’的游戏。我们先挑选几 个同学进行比赛,每两个
人一组,进行淘汰,最后决出胜利者。”张老师的话音未落,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了。尤其 是几个力气比较大的同学,纷纷举手报名,有的还挥起臂膀,一幅跃跃欲试的样子。
经 过 老 师 挑 选 , 确 定 了 8 个同学,分成 4 组进行比赛。 第一组,是我和陈晓敏比赛。我们两个在一个桌子的对面站好,周围围满了观战的同学。说 实 话 , 我 还 是 第 一 次 和 同 学 扳 手 腕 , 心 里 不 免 有 些 紧 张 。
“预备 ! ”随 着张老师的一声令下,我和陈晓敏同时伸出右臂,用胳膊肘抵住桌面,两人的右手轻轻的握 在一起,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开始 ! ”张老师的话音刚落, 我和陈晓敏几乎同时用力,使劲的扳了起来。“加油 ! 加油 ! ” 周 围 的 同 学 使 劲 的 呐 喊 着 。
我咬紧牙关,憋住呼吸,几乎用尽了全身的 力气,使劲的把陈晓敏的手腕往下扳 ; 陈晓敏也紧闭双唇,皱 着眉头,满脸涨红的使着劲,丝毫也不退让。就这样,我们俩僵持了足足有一分钟。这时, 我感到手腕有些发软,感到陈晓敏那有力的大手,正在用力的压过来。我顿时感到满脸通红, 脑袋胀得就想要爆炸了似的。
眼看陈晓敏就要把我压下去了。就在这危急 关头,我一用力,几乎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把陈晓敏的手腕压了下去,一直压到了桌面上。 “啊 ! 我赢了 ! 我赢了 ! ” 我 简 直 高 兴 得 跳 了 起 来 。
紧接着,其他几个同学又进行了比赛。最后, 选出我和师洁同学进行决赛。看着师洁那蔫不唧唧的样子,我料定他肯定扳不过我。
决赛开始了,我咬紧牙关,和师洁使劲扳了 起来。啊 ! 这个家伙力气好大 ! 刚一开始,我就 感觉到情 况不妙,就 急忙用力。 过了半分钟 ,不分胜负 ; 又过了半分钟,还是不分胜负。眼看就要平手了。忽然,我 感觉到师洁的手在微微颤抖,好像支持不住了。好机会 ! 我一 下子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把力量全部使向手腕,向着师洁的手腕压了过去。没想到,师洁竟 是那么的不堪一击,竟没有任何抵抗的败了下去。我终于夺得了这次“扳手腕”的冠军。
游戏结束了。张老师说:“同学们,我们刚 才参加和观看了‘扳手腕’的游戏,希望大家回去以后,把今天的游戏过程写成一篇作文, 下次作文课时交给老师。”啊 ! 我明白了。原来老师是为了我 们 写 好 作 文 , 才 让 我 们 做 的 游 戏 。 这 个 办 法 可 真 是 太 好 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