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请少一点“美丽”的开头

  “柳树摇曳,燕子北归,春的温馨是一道风景;阳光灿烂,波光粼粼,夏的热情是一道风景;遍地金黄,微风  飒爽,秋的清新是一道风景;千里冰封,银装素裹,冬的韵味是一道风景。”这是一位同学题为《一道耐人寻  味的风景》作文的开头。如果不看题目,你肯定会认为这篇作文的开头很美,很有文采,这位同学的文笔不错,  然而这样的开头和文章的内容又有什么关系呢?     视角务必更独特些          有些同学的作文,可能受到一些模式化指导的  影响,就像有些作文经常会出现带有题记、小标题和结尾带有省略号的情况,现在又出现不少开头看上去很美  的作文。我知道这些学生的心理,是想取悦阅卷老师,在中考时得到理想的分数,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  的作文开头,包括题记,能够在第一时间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获得好感,评上好分数。作文不是有“凤头、  猪肚、豹尾”的说法吗?好的作文的开头,犹如凤头,美丽耀眼,定能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这话固然不错,  问题是这仅仅是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如果不能为内容服务,或者与内容严重脱离,再好的形式也  是徒设。像《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这里的“风景”不一定全是自然界的风景,当然自然界的风景也可以耐人  寻味,如黄山飞来峰上的那块石头,但社会是一个广角镜,更多耐人寻味的风景是在社会生活中,或者一个场  景,一个镜头,或褒扬或贬抑,并且不是许多风景,而是“一道”风景,命题者希望学生能够以小见大,以自  己独特的视角来反映大千世界,来发表对社会生活的独得之见。既如此,那么春天如何夏天如何秋天如何冬天  如何,开头说了一大堆,跟这样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说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为文而造情”,这不  是 一 种 正 确 写 作 文 的 态 度 。      文 风 应 该 多 朴 实 些          作文应该朴实些。我们一贯说作文就是做人,  一个人写作文不老实,一开头就是风花雪月,华丽矫饰,可能做人也会染上许多浮夸之气。当然板子不能全打  在同学身上,老师也有责任,老师为了学生在中考中能取得好分数,指导学生写出很多“美丽”开头的作文。  然而老师为什么这样指导呢?肯定是投某些人所好了。哪些人?是参加中考阅卷的老师。这说明作文阅卷的标  准和尺度有问题。作文不是绣花枕头,作文就是学生拿起手中的笔,用自己的头脑说话,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五颜六色的世界,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独特的思考,即所谓“我手写我心”。这是最基本的常识问题,然而  令人纳闷的是,就是这样的最基本的常识问题,一落实到教学和考查的具体实际中,往往被我们一些“智慧”  的 老 师 和 同 学 忘 记 。      废 话 要 少 些 再 少 些          事实上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往往能传达最真挚感  人的感情。沪教版高一第一学期有一篇课文《一碗阳春面》,是日本作家栗良平写的。学过之后我就让同学们同  样以《一碗阳春面》为题去还原弟弟的那篇作文。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我的学生明白:到底什么样的作文才  是一篇好作文?像弟弟《一碗阳春面》这篇作文,为什么能被老师选中,代表北海道参加全国的作文比赛?为  什么能感动在场的老师、同学和家长,甚至还有哥哥,使哥哥明白“为保护我们的母亲而努力吧”?原因就在  于朴实,它不需要过多的矫饰,更不需要使用那些华丽的词藻,而是使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他们母子三人如  何赶在大年夜共吃一碗阳春面,母亲的勇气,老板夫妇的关心,他自己想长大后开一家日本第一的面馆的想法  如实写出来,这样就达到了感动人的目的。我想他这篇作文的开头也不会多复杂,就是“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大  年夜,我们母子三人共同吃一碗阳春面的情形„„”这样朴实的语言,然后娓娓道来,不需要春夏秋冬那样“美  丽”的废话来遮掩。        在美丽的文字外表下遮掩  苍白的感情,这是我们对以上出现的“看上去很美”的学生作文的评价。我希望“美丽”的开头的作文能少些  再少些,比如《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开头一句话“我所看到的那一幕,真是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不就行了  吗?为什么非要风花雪月呢?是不是从哪些书中摘抄并背下来的句子呢?如若是,这真是一道耐人寻味的风景。          光明中学  高级教师    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