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4年全国各地名校新材料作文二百题(1-50)

   备考  2014  年全国各地名校新材料作文二百题(1-50)  

          1.  (青岛二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  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以  后”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以后”。 

      这是韩国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  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 

      要求: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 800   字。 

        2.     (陕西工大)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  于 800 字的文章。 

      风可以吹起一张大大的白纸,却无法吹走一只小小的蝴蝶„„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  套作,不得抄袭。 

        3.     (安徽安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 分)   

      当下,人们不吝赞美之辞,对一些来自草根阶层的平凡人物冠以“最美”二字,如“最美教  师”、“最美战士”、“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司机”、“最美消防员”等。  主流媒体不甘落后,大量刊载“最美人物”的“最美事迹”。发现“最美”、宣传“最美”  已然成为当下一种社会现象。 

      此种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请自拟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漏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立意】  “最美人物”虽然是普通者,但是他们身上凝聚着人间的真情与温暖,彰显着人性的美丽与  光辉,他们的身上涵盖了精神领域的诸多方面——大爱、敬业、良知、奉献、感恩、责任、  诚信、尊严、执著,传递的是社会的正能量。学生立意的空间很广。①中国普通民众努力拯  救道德危机;②社会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③全社会认同和坚守核心价值观;  ④当下社会呼唤传统道德回归。 

          4.  (成都市)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文章。( 60 分)   

    Spring book  是澳大利亚一个草原的名字,那里的草儿都长得特    别好,所以那里生长着的羊群规模越来越大。随着羊群不断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一个非常奇  怪的现象:走在前面的羊群总能够吃到草,而走在后面的羊群总是只能吃剩下的,于是后面  的羊群在前面羊群吃草的时候就会跑到队伍前面,就这样,羊群为了争夺食物,都不愿意落  在后面。 

      羊群开始不断地往前奔跑。刚开始的时候,跑在前面的羊群还会知道停下来吃草,但到最后,  所有的羊都知道:只要想吃到草就要拼命跑在最前面。这样在 Spring book 草  原上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壮观的场面,羊群都朝一个方向不停的奔跑。 Spring   book 草原的尽头是一个悬崖,羊群跑到悬崖边缘也全然不去理会,于是整群的羊就往  悬崖下跳。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②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③用规范汉字书写;④不少于 800 字。 

          5.  (康杰中学)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 1 )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  放的。(泰戈尔) 

      ( 2 )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和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  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  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  荒漠。(萨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题中两则材料内容相反,各有侧重。写作时,既可以根据其中某一则  材料确定立意,也可以将两则材料综合起来确定立意。由材料( 1 )可得出以  下立意: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功、把目光放远些、放弃也是一种美丽、人生处处有风景等等。  由材料( 2 )可得出以下立意:生命之美在于过程;享受生命的过程;抛弃幻  想,把握现在;活在当下等等。综合两则材料,可得出以下立意:在赶路时不忘欣赏风景、  追求梦想而又注重过程等等。 

          6.  (海淀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想要走得快,就单  独上路;想要走得远,就结伴同行。”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 ? 请自选  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   分) 

          7.  (西城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小确幸”一词,出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随笔,由翻译家林少华直译而进入  现代汉语,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 

      何为“小确幸”?口渴的时候,手边正好有一瓶水;排队时,你所在的队前进得最快;电话  响了,拿起听筒发现是你正在想念的人„„这些就是生活中尽管微小但确实令很多人感到幸  福的东西。 

      对于“小确幸”,你有怎样的认识与感悟?请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8.     (东城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60 分)   

      学生甲画了一张画给同桌乙看,画上画的是一头怪兽:老虎的头,猪的身子,鹰的翅膀,鱼  的尾巴和鹿的腿。甲对乙说:“看!我创造的怪兽!”乙说:“你这不能算是创造,只能算  是拼凑。”甲不服气地说:“拼凑也是一种创造啊!” 乙说:“只有杰出人物才懂创造,平  庸的人只会拼凑。”„„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9.     (保定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一位作家曾把两份名单拿给 10 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 

      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 

      结果在十个人中,对第一份名单,一个都不知道的有七人,而对第二份名单,则大多数人都  知道。实际上,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曾经比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显赫得多。因为第一份名单  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而第二份里的全是落第秀才。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  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示例】  ( 1 )真正做出贡献的人才,才会被历史铭记。( 2 )赢在起点并  不能保证赢到终点。( 3 )死读书,读死书,对个人成长及社会、文化发展无益。  ( 4 )学历不等于能力。 

        10.     (石家庄二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小和尚跟着老和尚出来化缘,满心不情愿,看见几尾逆水而游的鱼,变借题发挥:“这些与  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可它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顺手一指  河面上的落叶,“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享受这种随波逐流的安逸和  舒适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  快乐的含义是行动;不要随波逐流;要勇于逆流而上;在奋斗中享受快乐等。 

          11.  (河南六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大学毕  业前的最后一课,教授问他的学生,风是怎样消失的。学生们有的从气压的高低方面来分析,  有的用海潮的变化和山脉的走势来解释,还有的从太阳光冷热照射不均的角度来探  讨„„ 

            教授听  完大家的各种解析后说道:“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但你们知道最简单最直观的答案是什么吗?  那就是,风不动了就消失了。”教授看着台下的学生继续说:“同学们,你们即将走向社会,  你们有美好的梦想,有远天的目标,有丰富的知识,有深厚的理论,但如果不去行动,不去  实践,那么,你们的梦想、目标、知识和理论,就会像不动的风一样,消失于无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  ①用切实的行动来实现梦想,达到目标;②让知识和理论在实践中发挥作用;③要学会让复  杂的问题简单化;④正确的答案不止一个;⑤育人要有巧妙的方法。(①②为最佳角度)   

        12.     (河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材料一:   2010 年,国家统计局郑州调查队公布的创建文明城市的自测结果显示:郑州市  得分最高的是公交车,主动为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蔚然成风,在被观察的   14 个班次中,仅有一条线路存在未让座现象,郑州公交车让座率在全国领先。   

            材料二:    2013 年 3 月 10 日,在挤满乘客的 89   路公交车上,一年轻女孩因未给一名 60 岁左右的老人让座,被其谩骂没道德并    拽住头发暴打。 3 月 15 日,郑州 20 多位老人走上  街头,手举“给年轻人让座”红牌,倡议给工作时间长、压力大的年轻人让座。最近,发生  在郑州的两则关于“公交让座”的新闻,引起社会各界热议。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  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立意】尊老爱幼相辅相  成,不宜有所偏废→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体谅 / 尊重和理解是相互的;  不要夸大个例的影响,要共同维护主流价值取向;讲文明树新风需要从自己做起,而不要苛  责他人;公德是靠大家共同遵守的;不要让道德成为侮辱人伤害人的工具,更不要祭起道德  的大旗为己谋利;不能用法律的手段解决道德问题。(未让座是道德问题,女孩不让座应受道  德谴责,但因此打人则是法律问题,老人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3.     (衡中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我家楼下不远处,有个废品收购站。  收废品的来自安徽,一家三口,每天经过时我都会看到他们俯着身子整理废品。这时,我总  会想到“艰难”两个字。家里有空饮料瓶或废报纸,我就趁早晨上班时,顺手悄悄放到废品  收购站门口,然后离开。 

        某个早晨,我仍像往常一样,把一袋旧报纸放  到收购站门口,没想到,她竟跑过来,拦住我,硬塞给我两枚一元的硬币。我推搡着,那女  人说:“大哥,我们是收废品的,虽然挣钱不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道理不给你钱,快  拿着吧。”听了女人的话,我郑重地收下两元钱,看着她高兴地转身离开。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角度审题立意。 

        角度一:从“我”的角度,写关爱与尊重。审  题时抓住关键句“我隐隐感觉脸上发烫”“我总会想到 ‘艰难’两个字”,“我”本意是要  关爱他人,却没有尊重他人。材料的主旨是谈“关爱与尊重”的关系,关爱即关心爱护,尊  重即敬重理解。在关爱别人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别人的感受,不能只顾自己,冒犯他人的人格。  关爱他人要从内心尊重他人的人格,真正的关爱不是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给予。   

        参考拟题:关爱他人从心开始同情不如鼓励施  舍(帮助)要注意保护受施者的尊严„„ 

        选材小贴士:选素材时要从关爱与尊重两方而  去考虑,不能只侧重一个方面。有一个故事:富商在散步时遇到卖旧书的年轻人,就将钱塞  到年轻人手中。没走多远忽又返回,从地摊上捡了两本旧书,并说:“对不起,我忘了取书。  其实,您和我一样也是商人!” 两年后,富商应邀参加慈善募捐会时,一位年轻书商紧握着  他的手,感激地说:“我一直以为我这一生只能摆摊乞讨为生,直到你亲口对我说,我和你  一样都是商人,我才找到了自尊和自信,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不难想象,没有那句  尊重鼓励的话,富商当初即使再怎么关爱年轻人,年轻人的思想也断不会出现巨大的转变,  进而发迹,这是关爱与尊重的力量啊! 

        与此相反,在微博上盛传着一张照片:病房中  的女孩苍白的脸与镜头着重表现的“好心人”手中醒目的几十万现金,强烈对比之下,女孩    无奈的眼神正是对这种以牺牲他人尊严为代价的“伪慈善”行为的最好控诉。真正的慈善应  当从心出发,真正的慈善不是施舍,而是发自内心的关怀与给予。 

        角度二:从收废品的女人的角度,写自尊。自  尊,即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有了自尊才活得有尊  严。在一些人的眼里收废品的一家人过得很“艰难”,可女主人称自己的职业“虽然挣钱不  多,但也算是做生意的,没理由不给钱”,面对他人的可怜与施舍,坚守自己的尊严,相信  他们一定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从这个角度,最好写议论文,对“什么是自尊”“人为什么要  自尊”“怎样做到有自尊”等问题,可以层层推进展开论述,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参考拟题:人穷不能志短神圣的尊严卑微的生  命因尊严而高贵„„ 

        选材小贴士:选材一定要紧扣“自尊”,体现  自尊。古语云:“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屠格涅夫说:“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  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松下幸之助说:“我想一个人的尊严,并不在于他  能赚多少钱,或获得了什么社会地位,而在于能不能发挥他的专长,过有意义的生活。” 龙  应台说:“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  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  智能。” 

        莫言小说《马语》里的一匹战马,为维护军马  的尊严而不惜自毁。 

        角度三:从收废品的女人的角度,还可写坐享  其成不能给人快乐。收废品的女人面对送上门的不用出钱的废品,选择给钱,不愿坐享其成  不劳而获。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她觉得只有劳动才能给人持久的快乐。构思  时可以正反对比当今社会上有人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最终遭人唾弃;有人拼搏奋斗,令人景  仰。 

        参考拟题:不劳而获岂能让人快乐坐享其成不  能给人快乐 

        选材小贴士:选材时要注意现实针对性,尽量  选取那些有时代感的新鲜素材。如:有的富二代们坐享其成,躺在父母的家产上炫富,遭人  唾弃,醉生梦死的生活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真正的快乐。可是也有一些富二代不愿坐享其成,  而选择另立门户,自主创业,如美的集国老总的儿子何剑峰创立盈峰集团;台湾经营之神王  永庆之女王雪红选择自主创业„„他们成为让父辈们刮目相看的“创二代”,令人佩服。   

        角度四:收废品的女人说自己是生意人,“做  生意没理由不给钱”,显示出了她的职业操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她们一家虽然看起来  地位卑微,但坚决不占小便宜,她们有自己的原则,辛勤劳动,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  人,挣到的钱是干干净净的。因此可以从“职业操守”的角度,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参考拟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坚  守„„ 

        选材小贴士:怎样正确对待金钱?在使用这类  话题的素材时,要注意分寸,不可太偏激。钱很重要,经商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只是无良商  人在金钱面前迷失了自我。为了节约成本,追逐更大的利益,无良商人制造了三聚氰胺事件、  瘦肉精事件、染色馒头事件、塑化剂事件,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和无奈,    改为选择外国食品,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面对这一个个丧失道  德和违法的食品安全事件,商人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素材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选自《孟子》) 

      素材点拨:孟子的名言是很有说服力的理论论据,适用于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可以引用、  化用,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适用于“骨气”“尊严”“相处”之类话题的作文。   

        素材二:现实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  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更有为一时利益出卖人格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   

        素材点拨:这则素材是很好的反面典型材料,  适用于列举现象、引出要议论的话题,也适用于做反面论据。三句话构成排比,能增强文章  气势,最后用一句话总结,引人深思。 

         【 佳 作 示 例 】          &  nbsp;      &nbs  p;          神圣的尊严 

        海卡尔说:人的尊严比金钱、地位、权势,甚  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在美国纽约中央车站,人们向流浪汉或流浪艺人施舍时,一定得平等  待之。他们在表演时,身旁放着收钱的金色盘子或帽子,如果你没有欣赏他们的表演便投钱,  会被拒绝,如果你欣赏完后没有鼓掌或者发表评论,他们照样不会接受你的钱。因为他们认  为:“您的施舍,我的尊严,我们是平等的。”所以人活着,要顶天立地,要昂首挺胸,要  有尊严。 

        尊严,是一个人的颜面,是一个人得到他人认  可的某种东西。这种颜面不是虚荣的面子,不是用来炫耀的某些东西。 

        尊严,是一种操守,一种价值观,一种自立自  强的精神;是一种通过自尊自爱,从而得到他尊他爱的美好感受。 

        尊严是神圣的,不可侵犯,不可亵渎,我们应  该捍卫尊严。一个人如果连尊严都没有,那他的生命必定是黯淡的,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人  都应带着尊严活着。有了尊严,你才会看得起自己,从而高标准严要求自己,不逾矩;有了  尊严,别人才会敬重你,你的所作所为才有意义。一个人,一个民族,如何获得尊严,不能  靠别人,只能靠自己。靠自身的修养,靠骨子里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的精神。自敬者人恒敬之,自贱者人必蔑之,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有尊严地活着才有意  义,决不可放弃做人的尊严;卑微的生命因尊严而高贵。 

        在大是大非面前,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视尊严  为生命,他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美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  折腰,苏武宁牧羊塞外也不投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自清宁  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他们有浩然正气,他们活得有尊严,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就算失去了生命,也要捍卫尊严。 

        然而也有许多人为了生存,为了追名逐利,为  了向上攀爬„„出卖尊严。现实生活中有为息事宁人屈辱下跪的,有为金钱触及道德底线的,  更有为一时利益出卖人格的„„尊严,似乎与我们渐行渐远。奴颜婢膝,阿谀奉承,丢失尊    严,丧失人格,就算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只会为世人所不耻。文强、  许迈永、曾锦春之流为了一己私利,出卖人格,出卖尊严,全然忘却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李  浩之流,为泄私欲,不惜任意限制、剥夺他人自由和生命,完全丧失为人的底线,丑恶至极。   

        尊严,不是谁特有的,世间万物都有尊严。没  有贫富差距,没有高低贵贱,尊严是平等的。上至伟人,下至普通百姓,都有尊严。 

        尊严,神圣不可侵犯。 

        【点评】文  章论证层次清晰,结构谨严。首先由一句名言和一个事例自然引入尊严话题,再简要论述“什  么是尊严”;接着从正反两方面重点论证“人为什么要有尊严”,既有古代仁人志士的典型  事例,又有当今社会上的反面典型,恰当地使用了“素材二”中的句段,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使用的素材或典型或新颖,材料非常丰富,论证充分。 

          1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记叙文或  议论文。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  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  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  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  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题解立意】 

        把握材料的内涵,才能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本题的关键字“琐”即“细小、零碎、繁杂”。“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  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人生琐事,如影随形,人或执爱于  琐事,于琐事中发现独特的风景,获得幸福,微妙享受;或为琐事所拘役,困惑惆怅,难以  割舍,纠结痛苦。这取决于人之胸怀,取决于是否有一份超脱的智慧、一种和平的心态。   

        ( 1) 于琐事中捕捉幸福情趣   

        每个人都想摆脱现实中的纷纷扰扰,不为琐事  羁绊。要做到这样,保持平常心最重要,于繁琐中领略世间风光,捕捉生活精彩,享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