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股久远雄浑却又不失亲切熟稔的清风飘然而至, 穿越了坚硬尘封的时光隧道。踮起脚尖,将我和这个国度曾经坠入漫漫沉寂历史长河中的记忆徐徐打捞。踮起 脚尖,使依存苟活于钢筋水泥中的我们,遥想“昨夜小楼听春雨,今朝小巷卖杏花”的草根生活滋味,感悟“朝 看水东流,暮观日西坠”的黎民常态回归,其表达阐述的情感寄托正力透纸背,令万千苍生折腰沉醉。 踮起脚尖,流淌弥漫的故园情怀让我们梦萦魂牵。望夫崖上,那位踮起脚尖凝视远方的女子,不正是后来哭倒 长城的孟姜女吗?千秋功罪、爱恨离合,早随岁月飘荡,儿女情长却是千古绝唱;字里行间,勃发洋溢着“烽 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惆怅迷茫,踮起脚尖眺看白云亲舍的杜甫思念发妻之心绪却撼动四方八荒;“慈母 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位满头银发、身材佝偻却踮起脚尖目送孩儿远去的老人, 正是唐朝诗人孟郊的母亲。昔人已经陨星作古,寸草心三春晖的母子情结却在璀璨诗篇里留待后人诠释解读;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位老态龙钟不坠青云之志的异乡客人正踮起脚尖泼墨吟唱。大宋河 山早非赵姓有,王安石勾勒的“兄弟登高、遍插茱萸”图景及抒发的心系桑梓情愫却得以不朽。 踮 起脚尖,奔涌漂流的功业理想让我们感慨万千。在大气磅礴的战场古道上,一位励精图治的国君正踮起脚尖注 视着夕阳西下的视阈背景,他就是求贤若渴的齐桓公,盼望管仲早日平安归国的祝福缠绕心胸,九合诸侯一匡 天下的宏愿氤氲血液中;“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济天下”的诸葛孔明正踮起脚尖明志致远。他也在憧憬神往一位赏识重用他的伯乐明君,以指点江山纵横天下 的雄才伟略来酬报贤主的知遇之恩;洞庭水畔、岳阳楼上,一位叫范仲淹的文豪正踮起脚尖四顾俯瞰。“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在文章里烧得发颤,建功立业的使命足以使海枯石烂;好男儿志在远方。 广大莘莘学子奋发图强、卧薪尝胆,拼搏奋斗中时不时踮起脚尖,揣摩掂量理想离多远才会实现,领略感受着 古仁人倡导推崇的“天道酬勤”、“学达性天”。 踮起脚尖,折射蕴涵的家国梦想让我们品味厚 重沉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披发跣足、行吟泽畔的屈原常常踮起脚尖。“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维系支撑大夫博大襟怀的正是富国强民的力道理念;“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壮怀激烈、恢弘豪迈的陆游不断踮起脚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情遗憾里,精忠报国之 魂得到淋漓尽致挥洒展现;“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方严刚正、清正廉洁的林则徐在发配西行 的路上不停踮起脚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长吁慨叹里,一种深沉质朴赤子之心感地动天;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卓尔不群、意气风发的中国80、90 后们正踮起脚尖。“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代新人换旧人”,作为国家继往开来的新生代,他们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关注着灾区 重建,发扬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点燃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火炬,传递着“复 兴民族、青春中国”的时代梦想,拳拳中国心,殷殷炎黄情永驻心灵间。 踮起脚尖,浮想联翩, 总让我们寻觅游走在故园情怀、功业理想和家园梦想之间。踮起脚尖,容纳了几多人生悲喜,绵延了多少生命 激情,这又是中华民族前世今生最美丽的崇拜图腾。看,神州大地正掀起滚滚波澜„„(作者:湖南科技大学 法学院董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