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的春天,解放大军开进了浙江的一个小山村,队伍所到之处,很多穷人家的孩子都 要求参军跟着部队走,其中就有我的外公,一个地主家的放牛娃。放牛娃走出了深山,走进 了山外的新世界。在部队里,外公除了训练,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文化。我曾经问过 外公,那样学习辛苦吗?外公笑着说:给地主家放牛的时候,只能偷偷去学堂外面听先生讲 课,如果被地主发现,被饿上两顿是常有的事。在部队能够有条件学文化,已经感觉很幸福 了!好学的外公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南京大学历史系。 四十多年前的秋天,家里又添了我的舅舅和妈妈。一定是得自外公的遗传吧,舅舅和 妈妈从小都爱读书。舅舅为了买书,还把乘车的钱都省了下来。要知道,从家到学校的那段 路,步行一个单程都要一个小时哦!就这样,舅舅和妈妈都成了出名的“读书迷”。
十年前的冬末,我降生在这个家庭。从小到现在,从我读的第一本书开始,再也不需 要经历外公、舅舅或妈妈他们的那种不易,只要是我喜欢的书,妈妈都会及时帮我买回来。 常常,妈妈逛书店的时候,发现好书,也会替我带回来,舅舅也会隔三叉五往我的枕边放几 本新书,现在,我书橱里的书已经装不下了,写字台、整理箱都用来放书了。
从六十年前那个放牛娃偷偷蹭课听,到舅舅妈妈他们小时候省下车钱买书看,再到今 天我手头有看不完的新书,我们家三代人的生活变化,不正反映了我们祖国这六十年来的巨 大变迁吗?
名师点评:这篇短文工于构思,巧于取材。写家庭60 年的变迁,作者不写衣食住行, 而写读书学习,不是面面俱到,大而化之,而是剪辑外公,舅舅和妈妈,我三代人读书的真 实经历及不同条件,来反映祖国60 年的巨大变迁。文字简约,却画面鲜活;故事虽小,但内 涵厚重。
(靳贺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五(6)班 沈科屹 指导教师 徐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