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享誉盛名的企业家,闵怀着一份浓浓的乡情。
他,是一名受村民拥戴的村委书记,秉持着一个以民为本、兴村富农的治村理念。
他,是一名尽职尽责的党代表,将这个不靠山、不靠水、不靠海,没有矿产资源的闽南小村庄带出一条康庄大道!
他的事迹,已为人们津津乐道。他带领下的村庄,也被《求是》杂志以《小村庄的大风景》为题,刊载在该杂志的2010年8月份第16期上。
他,就是党的十七大代表、福建莱克石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生同志。
党的十七大代表李振生先生
梅山镇是一个拥有上千年文化的闽南侨乡重镇,而在此之前,蓉中村仅是镇里数十个村子中普通的一个。2000年,李振生先生在企业发展如日中天之际,怀着回报家乡、建设家乡的满腔热忱参加了00届村党委书记的换届选举,并以绝对的优势当选。在他的带领下,这个昔日就业无岗位、创业无出路的小村庄,而今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这个占地不到1平方公里、仅有2000多人口的小村庄,创下了6.3亿元的生产总值,缴纳国家税收1500万元,农民年人居收入达12300元。
“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 作为一名有着众多光环加身的村委书记,李振生同志在带领蓉中村走上小康之路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整个村子的精神文化建设水平,争取让整个村庄达到精神文明、经济建设都硕果累累。
普及现代文明观念,强化发展意识
一直以来,李振生都把培育村民的发展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信用意识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着力点,总结探索了“科学发展、经济先行、文化引领、强村富民”的发展路子。针对一些不良思想和陈规陋习,带领村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引导村民把精力放到建设文明和谐的村风家风上。
蓉中村逢年过节都会为年满55周岁女性村民、年满60周岁男性村民发放慰问金,大力倡导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妥善照顾困难群众、残疾人的生活。采访中,村民们深有感触的说道,以前我们总是和别人比谁更富裕、谁更赚钱,现在我们要比的是发展理念,看谁更风清气正、人和兴业。
重视教育,培养新型农民
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村庄的发展同样需要人才,但是如何把外面的人才引进来?如何把村子里的人才合理地留下来,放在适合的岗位上?从李振生先生担任蓉中村党委书记的那刻起,他始终把让村民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
蓉中村以省级达标学校标准,加大对村小学和幼儿园的投入力度。成立“芙蓉教育基金会”,发动海外侨亲和企业家捐资助学。组织村后备干部、企业骨干、青年企业家到省电大梅山实验学院进修学习,开办“村级电脑培训班”,通过远程教育等形式对村办企业员工进行大规模培训。在他的带领下,蓉中村还建立起“蓉中村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和“蓉中文化信息服务平台”,帮助农民科学种养,随时了解最新农业政策。目前,蓉中村已经建成从幼儿园、小学、中专、电大到成人教育、远程教育、老年大学的相对完善的教育体系,“家家户户进课堂、全体村民学习忙”成为这个小村庄的一大风景。
办公室里,李振生先生和村领导为村建设出谋划策
活跃基层文化,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
为了让村民真正“乐”起来,李振生按照“小村庄也要有大文化”的思路,加大村子的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全省最大规模的农家书屋、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和村民文化休闲活动中心,藏书15万册的国家一级图书馆李成智公众图书馆、南安市美术馆和占地1500平方米的蓉中村综合文体馆,遍布在各个自然村的10个户外健身走廊和篮球场,纷纷建成。形成“一屋、两中心、三馆、多角落”的文化设施布局。为了丰富群众性文体活动,李振生还带领村民依托福建电大梅山实验学院成立“蓉中村艺术学院”,培育乡村文化人才,组建了腰鼓队、管弦乐队等文体活动队伍,并成功举办了几届乡村文化节。
整治环境,改善生活生活条件
好的生活环境,可以带动人们的干劲。为了改善农村环境秩序,近年来,以李振生为首的领导班子先后投入数百万元改善蓉中村的基础设施,采取以集体为主、群众小量参与的方式。全村村级道路硬化率达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8%,广播电视入户率达到98%。加强对村办企业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家园清洁行动”,实施公厕改造,在全村主要道路、公共场所统一配备垃圾桶。
为改善整个村子的居住环境,蓉中村推行“一元长效机制”,每人每月收取一元的保洁费,着力培养农民的卫生意识,共同监督、美化环境。发动群众成立24小时治安联防巡逻队,建立公安警务室、民事纠纷调解委员会,全村连续5年实现零上访案件、零刑事案件和零重大封建迷信活动。
结对共建,善借外力办好事办实事
作为全国十七届党代表、当地知名的企业家,李振生同志有一套独特的治村理念。他认为,要快、准、狠的促进乡村的发展,就要依托外界资源,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才能少走弯路,实现村子的大发展。蓉中村发挥“借”的艺术,先后与近20家单位结对共建,积极争取共建单位的人才、资金、信息、技术为村民服务,实现共建双赢,形成了文化阵地共建、文化活动共办、农民教育共抓、人居环境共创、发展成果共享的良好局面。在文体方面,和中国东方歌舞团开展结队共建活动,成为全国首个中央级文艺院团联系群众基地。
此外,蓉中村与省文化厅、省市农业银行共建,进一步配套完善村里的公共文化设施、有效扶持了村民创业。与市电力公司共建,创办了蓉中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实现企业、村民电网检修入户。与泉州市光前医院共建,推动送医送药进村入户,对老年人实行免费体检。
齐抓共管,广泛吸引农民群众参与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村“两委”制定了《2009—2011年创建全国文明示范村工作规划纲要》,做到进度明确、责任到人,一项一项抓好落实。建立基层事务民主决策机制,定期召开村民大会,把各村办企业的工会合并起来成立村工会,选拔优秀青年担任村团支部干部,在全省村级组织中率先把村妇代会升格为村妇联。广泛开展各项活动,如“五一”主题月、“岗位模范之星评选”等,吸引村民群众的参与。
一直以来,李振生同志全心全意地“耕耘”着这片养育他的土地,把累累“硕果”回馈给同根亲邻。因为他觉得为村民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也因此,蓉中村走出了一条以先进的文化引领,赋予新农村新的时代内涵,用先进文化打造“发展之魂”,让农民“富口袋又富脑袋”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