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天,有些许的凉意,行人匆匆,却毫不停留。看似萧索的秋叶缓缓飘落,默默地为 小树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供小树成长„„ 我一向认为教师是个轻松地职业, 不但可以同学生一样有长长地假期,还可以在冬暖夏凉的办公室里工作,不需要风吹雨淋。 可是,似乎„„没有我想象的那么轻松。
熟悉的教师,熟悉的同学。熟悉的老师上着我们熟悉的课程,又是一个无比忙碌而充 实的上午匆匆飞逝。餐后的午自修显得格外安静,时不时地传来翻页的声音和“刷刷刷”的 下笔声。一切显得那么和谐而美好。突然,一声尖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响在走廊尽头,远远地 传到教室,在这静谧的气氛中显得十分突兀:“都是快毕业的学生了,怎么还会这么马虎? 这坏习惯要是还不改,是要跟着你一辈子哩„„”大家不约而同地缩了缩脖子,心里一面默 默为挨训的人悲哀,一面庆幸被老高抓到的不是自己。那特别的声调仍在持续,回荡在走廊 里,教室里,每个同学的耳朵里,嗡嗡作响。好一会儿,那挨训的学生才耷拉着脑袋,灰溜 溜地捏着作业本回来了,还重重地叹了口气:“终于结束了,呼!”几个同学轻笑几声:“别 看咱们老高个儿不高,这嗓门,可是厉害。兄弟,下次不敢了吧,哈哈„„”沉闷的气氛因 为多了这段插曲而缓解了不少。
我们的高老师,一个嗓门大大,“挑刺”多多的老师,如果你在午自修时竖起耳朵, 说不定就能听到她那略带沙哑的嗓音„„ 数学课„„一如往常的,老高腰间别 着一个黑色的扬声器,踏着最后的铃声,伴着踢踢踏踏的高跟鞋声,走进了教室。习惯性地 扭了扭腰间的扬声器,扶正了小话筒,用食指推了推眼镜儿,一系列的动作娴熟而“呆板”, 看着老高那恒古不变的判官脸:不大不小的眼睛上架着一副小眼睛,眼神严肃郑重。微卷的 长发染成了栗色,却仍看得出两鬓间些许的白发,嘴角则是少有弧度。讲课时总是微微皱几 下眉头,停几停,清清喉咙,才继续讲下去。看起来一副难以相处的样子。她的嘴巴不断地 张合着,沙沙的声音透过扬声器撒到教室的每个角落。一节课慢慢地过去,她瘦小的身影也 抱着教案急急地离开了教室。以往她总是停留五六分钟,给同学们解决问题,可今天却似是 有什么牵挂的急事一样走了。老高一走,教室里遍叽叽喳喳地热闹了起来,几个调皮捣蛋的 脑袋凑在一起讨论着: “你说,老高天天戴那扬声器干什么?” “对呀,她训起人来,可是比扬声器声音还大呢!” “会不会„„”我忍不住 插嘴道,“是生病了?” “那也是,我看哪,是感冒。上回我去批作业时看到 老高桌子上有几盒药呢。” 一个尖嘴的同学凑过来:“就算生病,一个多月了 早该好了,不会这么久吧,有必要天天挂着扬声器上课么?” “„„” 至于为什么一直用扬声器,也一直没讨论出什么结果„„ 因为上课时我有个问 题不懂,一下课就捧着本子去了老高的办公室,提出了我的问题。她清了清喉咙,把桌上的 药往边上推了推,低哑的声音响起:“这道题,要从角度出发思考。做题目,最重要的是掌 握思维产生的过程„„”说着,突然停了下来,拿起手边的保温杯,喝了几口水,继续认真 地讲着。然而,短短的五分钟左右时间里,居然喝了三四次水,看着她一点一点地指引我的 思维,分析错误。我突然觉得,那严肃的脸上,似乎变得亲切了些。 说到亲切, 不由地让我想起了那次„„ 天气阴晴难料,骤然降温。我也不知道出于什么原 因,得了感冒。最受不了的是那喉咙口里的痰,上不来又下不去,怎么都不舒服,又痛又渴 的,甚至影响呼吸。偏偏那天,把水杯落在了家里,又忍不下喉咙的难受,只好想着去老高 那儿拿个一次性杯子,又不好意思当面说,就让同学问题目时带了出来。就在那天下午,老 高踏着略带干劲的步子,扶着眼镜,露出了少有的微笑,眼里有着点点的担心,走了过来: “张婷啊,杯子拿到了么?”我尴尬地笑了笑:“啊,拿到了,拿到了。”老高拍了拍我的 桌子,又孜孜不倦地教导了起来:“看看你们哪,一个个穿的那么薄,都什么天气了,里面 还穿着衬衫。老是那么注重形象,也不嫌冷,真是的„„”我听着她的“唠叨”,无奈地笑 了笑,心里却是丝丝温暖。那略带责怪的语气,反而更让我觉得亲切。老高,还是那么关心 我们呢。 要说她严肃,一丝不苟,的确是,要说她严肃里带着亲切,也不错。 不但不会让人觉得矛盾,反而觉得融合的那么和谐、美好。不仅如此,她还是大家公认的最 认真的老师之一。 就拿我们三十个人的作业说吧,她批改得不但及时,还很细 腻,每个小错误都一定给你揪出来,毫不厌倦。要想在老高眼皮底下瞒天过海,还真是不怎 么可能的事呢。就在前几天,体育课时我不小心把外套落在了操场,回到家,才想起来,只 好又乘车来学校,此时已经六点多了,我匆匆拿了外套,顺便到教室里把语文书带回家。经 过办公室时,发现里面居然还亮着光,秋冬时的天黑的快,黄色的灯光隔着窗户照在地上, 映衬着月光„„我踮起脚,探头看了看,原以为是哪个老师忘了关灯,没想到还真有人在里 面。定睛一看,熟悉的栗色卷发,埋着头,正写着什么,时不时地发出低微的咳嗽声。我心 里微微触动,老师的下半时间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了,老高居然还在这儿。我知道她是个认 真的人,却没想到这么努力„„一下子,对她的意见被她之前的关心和认真的态度融化„„ 日子一天天过去。这一天,早自修都过了,仍听不见老高那熟悉的高跟鞋声,看不 见那熟悉的栗色卷发。大家都有些困惑,平常的这个时间,老高早就拎着她那红色的小包包 来了,可今天„„于是,我们都想着,可能她家里忙吧,我也没有很在意。然而„„ 上午的语文课,讲的是一篇关于教室崇高的奉献精神的阅读片段,宋老师便随口提起了我们 学校的老师:“„„其实看看我们班的高老师,也是„„她最近很忙,先且不说她家正搬家, 她上小学的儿子得了肺炎,得住院二十多天,她天天下了班就要去医院看她儿子,忙的不可 开交。她自己也得了声带其肉,那是当老师的职业病。本来最好是马上动手术的,但是手术 后要休息两个月,不能讲课,她考虑到你们快要中考了突然换其他老师会不适应,影响到最 后的成绩,还有就是她自己也不放心你们,想直到你们九年级过完,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 刻,再放心地去做手术,高老师真的是个很负责的老师啊!”语毕,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下 来,全班同学表情各异,极其复杂:愧疚、难过、担心、急切,悔恨„„更有甚者,眼睛里 泛着点点水花,埋着头,试图遮掩自己的泪水。 我也一下子呆愣了,镜头不断 回放:她桌子上的药,上课时的停顿,腰间挂了一个多月的扬声器,略带沙哑的嗓音,亲切 的关心,焦急而恨铁不成钢的责怪„„不经意的,我的眼眶湿润了,低头偷偷地以人看不到 的角度胡乱抹了一下。原来,我们的高老师,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为我们做了那么多,那 么多„„我们的高老师,真好! 自从“真相大白”那天开始,再也没有人在老 高的课堂上捣乱,再也没有人说老高是铁包公„„此时,我们大家的心里,都留下了老高那 瘦小身躯的淡淡的痕迹,留下了对她的敬与爱„„ 记忆缓缓飘回„„熟悉的教 室,熟悉的同学。熟悉的高老师上着课。可是,大家的心里,都多了那不一样的情愫„„ 秋叶仍在不断飘落。我,作为高老师爱的学生,看着秋叶,对着秋风,笑了。 秋 天,并不是个孤寂落寞的季节;秋叶,更不是萧索败落的象征。因为,秋叶默默地爱着小树; 而小树,默默地回应着秋叶的爱,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茁壮。 秋叶,并不孤单; 秋日,并不冰冷„„温热的秋叶,温暖着小树,并且永远地扎根在小树的灵魂中,永不飘零! 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