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年 级 作 文 指 导 讲 义 九 年 级 语 文 备 课 组
中 考 作 文 指 导 系 列 之 七 : 布设格局
[ 佳 作回眸 ] 认真阅读下面的几篇美文,领悟 一下中考作文的写作方法。
[ 佳 作 欣 赏 1] 初三如秋
小时候的我常盯着家旁那所中学高大的初三大哥哥出神 , 对初 三是既羡慕又期盼。十几年仿如梦幻,弹指一挥随风消散,儿时的期盼成了现实。
我上初三了!
童年那吃着棒棒糖的我和跳进书海爱做梦的我, 都因为初三的到来被无奈的秋风吹进封尘的往事里。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混沌初开的少年。
秋天的天空湛蓝湛蓝的,秋天的大地煞黄煞黄的。于是,在秋季的调色板上, 除了湛蓝便是煞黄,除了煞黄便是湛蓝,给人留下满腹牢骚——咋就这么单调呢?
初三如秋。
有人说:“上有火海刀山,下有高三初三。”不错。开学才几天,作业就比初 二时多了一半。每天除了学习便是训练,除了训练便是学习,初三远不是儿时所想象的那么 多彩。“初三需要多彩吗?”我心里绕思考着这个问题。
初 三 如 秋
秋需要多彩吗?湛蓝的天空使人清爽,金黄的大地使人丰收。蓝和黄便是秋的 特色。初三需要多彩吗?答案啊,早已在风中飘扬„„
或许初三的确单调,或许初三的确是火海、是刀山,或许初三的确可怕„„但 是只有历尽沧桑的画家方可画出名画,只有火炼煅打过的铁才能百炼成钢,只有扎跟悬崖的 松树才是无限胜景!
初三如秋。
秋天包括歉收,也 包括丰收。初三,孕育着失败,也孕育着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个道理恒古不变。 在这个季节里。有人空手而回,也有人满载而归;有人怨天尤人,也有人欢天喜 地„„
一缕缕柔云,被风拉着扯着,消失在湛蓝的天 际。这,就是过眼云烟,也是初三。青春无价,岁乐无声。初三,是一口酒,但足以使你记 住它的芳纯;初三,是一只鸟,一旦失手放飞,便永远不会回来。对待秋天,懒人苦一年, 得过且过的人苦半年,勤劳的人苦一时;对待初三,怕苦的人苦一辈,不怕苦的人苦一年, 找苦吃的人苦一时。
朋友,在初三这收获的季节里,你该怎么办呢?
[ 精 彩 点 评 ] 这是一篇非常有真实感受的习作。作者刚入初三,就对初三 有 了 自 己 独 特 的 见 解 和 感 受 。 文 章 将 “ 初 三 ” 喻 为 “ 秋 ” ,在构思上颇具新意。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初三的思考 有 深 刻 过 人 之 处 , 作 者 能 从 “ 秋 ” 的特点入手,分析 “ 初三 ” 与 “ 秋 ” 两者在内涵上的相似之处,确实在感悟方面有独到之处。 文章的内容以作者的感悟为主,具有感悟来源于生活的特点,真切可信。语言运用上多用排 比句式,增强气势,创造出一种令人积极向上的意境,对于就读初三的学生应是一种精神上 的激励和鼓舞 . 。
&nbs p;
[ 佳 作 欣 赏 2] 初 三 —— 是 一 个 怎 样 的季 节 ?
还没能来得及跟初二说声再见,就已 经被推上了初三的战车;还没能享受够爸妈的“怀抱”,却已不得不独自奔向远行的驿站。 我们,一群初三少年,带着童年的天真,学着中年的老成,用我们的执著在蓝天下抒写我们 自己才能破译的心声密码。
初 三 , 我 们 多 梦 。
曾几何时,向往 NBA 球星,为了观赏 NBA 赛事,着迷到忘了吃饭时间;曾几何时,沉迷于日本漫画, 即使 “ 挑灯夜读 ” 也在所不惜;曾几 何 时 , 为 了 自 己 的 文 章 能 发 表 , 在 “ 孤灯寒窗,青册黄 卷 ” 之前,度过了一 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曾几何时,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付出了不懈艰苦的努力。初三的我们, 有了 “ 云斯卡特 ” , 有 了 “ 北 村 美 幸 ” ,有了琼瑶三毛 „„ 初三的我们,每 天都有一个全新的梦想。一个梦幻灭,另一个梦再生起。走进花季的灿烂,走入雨季的浪漫, 初 三 的 我 们 , 花 开 一 年 又 一 年 。
初 三 , 我 们 潇 洒 。
初三的我们,高兴的时候,可以选择 一个合适的场地,打一场篮球;可以安静地坐在图书馆看自己喜爱的书;可以来到星月山山 顶,对天空大叫。伤心的时候,可以打开录音机,听一些强劲的音乐,舒缓一下心情;可以 到一个宁静的地方,净化心灵;初三的我们,每天驰骋于 400 米 操场,进 行体能训练。我们不怕辛苦,不怕劳累,为了提高体育成绩,洒下了一身热汗。
初 三 , 让 人 迷 惑 。
初三的我们,有了自己的秘密,有了 心灵的驿动,最终却发觉那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走到却又永远走不到。初三的我们,一边听 着班主任关于常规扣分情况的分析,一边却在脑子里想着今晚的作业;初三的我们,一面感 叹现在的学生负担太重作业太多功课太累,一面却又不得为“中考状元”的目标背起沉甸甸 的书包„„初三的我们,一半清醒一半醉。
初 三 , 催 人 奋 进 。
初三,是一个抢种的季节,是一个分秒必争的播 种辛勤耕耘的季节。富翁痛苦丢失的钱包,会引起鄙夷的嘲笑;母亲痛苦失去的孩子,会引 起深切的同情。如果我们长大后,出去找工作时才痛哭虚度的年华,该会受到怎样的对待呢? 奋斗吧!莫让年华付流水„„
哦,初三,多梦的季节,潇洒的季节, 令人迷惑的季节,催人奋进的季节„„
[ 精 彩 点 评 ] 作者给自己的文章拟了一个有视觉冲击力的精彩题目,吸引 阅卷老师的目光。在内容的选择上,以自己初三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写作的素材,运用诗一 般的语言,结构上借助排比段,运用白描的手法,对初三的学习、生活、体育锻炼、内心思 考、情感世界和日常行为给予了最充分的展示,行文的内容真实,对初三的真切感受和独特 情感流淌于字里行间。文章的结尾对全文内容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总结,回答了文章题目提 出的问题,照应了题目。值得借鉴的是作者对初三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感受源于个人最真切的 思考,有真情实感。
[ 佳 作 欣 赏 3] &nbs p; 我的初三生活
  ; “ 这 是 我 的 跑 道
枪 响 的 前 一 秒
我 听 到 风 在 飚 心 在 狂 跳
是 快 乐 的 预 兆
在 前 面 错 不 了
抓 住 这 种 感 觉
预 备 开 始 跑”
歌声流进我的耳朵,我再一次跨进学校大门,依然宏伟的行政 楼,依然耸立的木棉树,
依然飘扬的国旗校旗„„唯一不同的是,这次我跨进的门,是 初三的大门。
那年表哥读初三,我到他家时,看着他钻进书山题海中,心想: 初三怎么那样烦,那样
苦!不久,表哥以优异成绩毕业了,那时他告诉我:“初三是 中学时代最美好的时光,初三是苦恼而兴奋的!”“苦恼而兴奋”,多么新鲜的感觉,于是 我期盼初三。
暑假时我们提前上课,从那时起,除 了学习便是体能训练,除了体能训练便是学习。“三点一线”的单调乏味的生活,使我感受 到初三的苦恼。我不禁问自己:我的初三生活就这样渡过?于是我恨起了初三。
直至有一次,我在操场上看见一个胖 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一次又一次地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以后我几乎每天都能看见他的身 影。一个月后的体能测验中,只见他奋力一跳,双脚稳稳地落在合格线上。他高兴的挥舞着 双手,大声叫道:“我终于合格了!”看着他高兴的样子,我在内心告诉自己:我原来错了!
面临中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为 了实现这个梦,在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的同时,每个人都在挑战自己,突破自己。在尝到成 功的果实时,回看自己奋斗的历程,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才发觉原来自 己已不知不觉地长大了。这使我想到了一句话:“不是这个世界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不错,我的初三生活表面上是单调乏味的,但从单调乏味中我们仍可以寻找到各种乐趣。我 将我的想法告诉了我的同学,尽管他们说我是“苦中作乐”的现代版,但他们大多赞同了我 的观点。
常常听到同龄人抱怨青春的平淡和乏 味,感叹青春的岁月在一次次体能训练、一本本习题中悄然而逝。然而,当时光流转,青春 将成为一本本泛黄的日记时,再回忆起这段岁月,你会发现我们用青春的勤勉换回的是知识 宝库的通行证,使我们得以在这座伟大的宫殿中自由行走;我们用青春的朝气换回的是健康 的体魄,使我们得以精力充沛地生活;我们用青春的梦想铺起的是通向未来的路,每一步都 意味着艰辛。
“ 我 追 逐 一 个 梦
我 靠 我 一 双 脚
这 是 我 选 的 路
我 一 个 人 跑 ”
伴随着清晰的歌声、远大的理想、明 确的目标,对明天的追求在我心中更得更加清晰和坚定,这就是我的初三生活!
[ 精 彩 点 评 ] “我的初三生活!”自然就只属于我,自然发自我内心对初 三的真切感受,自然打上了我的个人感情色彩。作者从“盼望初三”到“厌恨初三”到“理 解初三”到最后“热爱初三”的感情变化来自于自己在对初三生活的具体体验,来自于一件 件具体得生活事例。“纸上得来终觉浅,事非经过不知难”。作者从初三得生活中悟出了“伴 随着清晰的歌声、远大的理想、明确的目标,对明天的追求在我心中更得更加清晰和坚定, 这就是我的初三生活!”实在难能可贵,言为心声,字里行间厌洋溢着作者成长的脚步和成 熟的思考。写作技巧上开头结尾使用歌词,前后呼应,首尾圆合,值得借鉴。
& nbsp; &nb sp; 布设格局
[ 方 法 指 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