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提升练:作文序列化提升-拟标题
拟 标 题 —— 总 借 俊 眼 传 出 来
阅卷老师是如何对作文标题进行判分的
阅卷细则明确规定:缺题目扣 2 分,题目不当酌情扣分。
表面上看,这 2 分似乎无关大局, 岂不知对阅卷老师判分的影响很大,试想,一个连题目都没有的作文,能好到哪里去?作文 又怎么能做到扣题行文?而题目本身就偏题、离题的作文,甚至题目与要求写作的作文风马 牛不相及,后面的作文内容又何必多么在意?
这一切都说明,小题目有大文章,轻忽不得。何况题目是文章 的眼睛,尤其是新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并不给定具体的作文题目,只是提供大致范围而已, 而且往往要求在材料 ( 话题 ) 提供的范围内 “ 自拟标题 ” , 所 以 作 文 的 第 一 个 字 就 要 慎 重 对 待 , “ 一 ‘ 题 ’ 不慎,满盘皆输 ” 的教训历年都有。
阅卷老师判卷首先看的是作文标题是否符合题意。一个好的题 目,往往是内容上的高度概括,它可以总领全文,带动各个部件运转;同时也可以调动阅卷 人的接受意识,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力。相反,一个糟糕的题目,一个莫名其妙的题目, 肯定会让阅卷老师摇头,因为题目而被直接打入三类、四类卷的作文比比皆是。题目是阅卷 老师第一眼留意的地方,符合题意的题目同时也是文章的有机组成 部分,关键是要具体、简洁、有新意,给文章增添动人的情趣,让阅卷老师 一目了然,第一眼就感到你理解了题意。
另外,我们也要设身处地替阅卷老师着想,尤其是一天上千份 试卷批阅下来,人都会疲惫,太长的标题、千篇一律的标题都会令人厌烦,离题万里不知所 云的题目会令人头晕 „„ 得分自然不会高。
面对作文标题需自拟的命题,考生如果漫不经心地拟一个题目 敷衍过去,或者为图省事干脆就用话题词语或材料中的某个词语作为文章的题目,首先就失 去 了 一 个 使 阅 卷 老 师 “ 眼 睛 一 亮 ” 的机会,获取高分的机会当然大打折扣。
现场佳作
天晴了,我们应该脱去蓑衣
2012 年甘肃高考优秀作文
白蛇,蜕衣,只为蜕变获得重生,羽化而飞的瞬间书写着一种 美丽。
雄鹰,搏击长空,无所畏惧,悬崖边上的奋力一跃,只为蜕去 软弱,成就翱翔天际 的王者风采。
天晴了,我们应该脱去蓑衣,享受明媚阳光,拥抱精彩人生。
脱去蓑衣,只为精益求精。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 —— 吴冠中,这位外表瘦小的平凡老人,一幅画能拍得天价, 然而,他却三次重画,所有的人都对他的行为目瞪口呆,感到不可思议,只有他自己心中明 了:这样做,只为转变画风,放下束缚,取得更大的进步。适当的时机,脱去固有的枷锁, 才能登上更高的台阶。
脱去蓑衣,只为成就人生的价值。她是家喻户晓的体育明星
—— 邓亚萍,用兵乓球书写传奇的女子,可是,当她远 离这顶桂冠后却依然可以成就另一个传奇。凭借睿智与勤奋,放下架子,放下顾虑,从头再 来,一举拿到博士学位,这,是她的另一传奇。加拿大历史上有一段传奇。加拿大唯一连任 两届的 “ 蝴蝶总理 ” 让 · 克雷蒂安小时候患严重口吃,脸面畸形,但他毅然脱去自 卑的蓑衣,凭借顽强的毅力不懈努力,最终成就了奇迹。
脱去蓑衣,我们会变得更加伟大。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曾自嘲: “ 职业是生病,业余是写作。 ” 但他忘却自身痛苦,放下多余的顾虑,笔耕不辍,最终蜚声文坛,在缪斯女神的殿堂获得一 席之地
脱去蓑衣,我们就会创造人间奇迹。一个被禁锢在轮椅上的残 疾 人竟可以在浩瀚的宇宙间自由驰骋, “ 霍金 ” 这个名字,上帝几乎将他遗弃,而他却专心致志,潜 心研究,提出伟大的黑洞学说,让世界叹服。他脱去上帝留给他的痛苦枷锁,遨游于无限的 宇宙空间,书写人类的睿智和伟大。
“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庄子脱去尘世的束缚,直冲云霄,成为旷世的伟大哲人; “ 且 放 白 鹿 青 崖 间 , 须 行 即 骑 访 名 山 ” ,李白摆脱世俗的枷锁,徜徉于山水之间,成为伟大的诗 人。
科 学 界 有 一 条 著 名 的 原 则 被 称 做 “ 奥卡姆剃刀 ” 。很简单的 五个字,如无需要,勿添实体。正是凭借这五个字,孟德尔潜心研究发现了基因分离,达尔 文发现了自然选择理论。正是由于这个原则,人们用这把 “ 剃刀 ” 揭开了世界上众多谜团,将人类从苍莽带向文明。
面对众多的顾虑,我们不妨用奥卡姆剃刀,剃去不必要的负担, 轻装上阵,将多余的顾虑统统甩开 ,向成功的方向大步走去。
天晴了,打开心灵的包装,脱去身上的蓑衣,拥抱阳光,人生 精彩无限。
[ 得 分 点 评 ] “ 天 晴 了 , 我 们 应 该 脱 去 蓑 衣 ” ,这个标题富有文学色彩,蕴 涵着作者的 巧思妙喻。文章主体部分分别以 “ 脱去蓑衣,只为精益求精 ”“ 脱 去 蓑 衣 , 只 为 成 就 人 生 的 价 值 ”“ 脱 去 蓑 衣 , 我 们 会 变 得 更 加 伟 大 ”“ 脱 去 蓑 衣 , 我 们 就 会 创 造 人 间 奇 迹 ” 为分论点进行阐释,层次清晰,很有说服力。乍看文章第 一 、 二 段 写 白 蛇 “ 蜕 变 获 得 重 生 ,羽 化 而 飞 ” ,写雄鹰 “
蜕去软 弱 ” ,似乎是可以删去的,可是却不能删去, 因为这样的开头不但在 “ 神 ” 上与文章的主旨是融通的,而且更富有诗意,更能够吸引读者。另外,排比段的运用,使文 章思路清晰,章法严谨,富有逻辑力量和感染力,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所以这是一篇材料 充实、意蕴丰富的考场佳作,作者让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奔赴腕底,尽情抒写,强化主旨。 我 们有理由相信, “ 剃去不必要的负担,轻 装上阵,将多余的顾虑统统甩开,向成功的方向大步走去 ” , 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也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不二法门,包括写好高考作文。
针对新材料作 文 拟标题的着力点在哪里
面对新材料作文,在审题立意之后,接下来需要做 的事情大概就是用心斟酌一个好作文题目了,以便扣题行文,开启接下来的作文构思谋篇环 节。尽管也有写完文章再定题目之说,但在考场上,我们还是提倡先定题目后写作文:一则 可避免因时间紧张漏掉标题,二则更合乎考场作文的写作规律,三则有利于发挥写作水平。
俗 话 说 “ 题 好 一 半 文 ” ,考场作文要获取高分,首先要努力拟出一个吸引人眼球 的题目来。所谓好题目,就是要求准确、简洁、新颖而富有表现力。准确,即体现文章的主 旨,与文章内容、话题相符;简洁,则是语言凝练,言少而意丰;新颖,则是超出一般,出 乎意料。要做到这些,拟题 时,选取的角度要小,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反弹 琵琶;可以展开联想、想象、设置悬念,等等。总之,要力求 让阅卷老师 “ 见题钟情 ” ,激起阅读的 兴趣。那么,面对新材料作文命题,拟出准确、简 洁、新颖的标题需要从哪 些地方用力呢?
1 . 揭示材料中心,直言事理
俗 话 说 : “ 看 书 看 皮 , 看 报 看 题 。 ”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揭示作文中心,直言事理,突出论点。 这 类 题 目 往 往 是 对 写 作 内 容 的 高 度 概 括 , 总 领 全 文 , 切 合 题 意 。 如 2012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作文针对船主和修船工的材料,有 考生拟写出了 “‘ 补漏 ’ 的 责任 ” 、 “ 漆工的担当与品 质 ” 、 “ 知恩图报学做人 ” 等 题 目 , 直 接 点 明 材 料 的 主 旨 ; 2012 年江西卷作文,考生拟写 “ 知足常乐 ” 、 “ 知足,快乐 之源 ” 等题目,直言事理,都准确地揭示了材料中心,切合 题意,自然受到阅卷老师的垂青。
这种拟题方法,明白易懂,能够揭示作文材料中心,不仅为考生写作行文提供了一个明确的 中心点,同时也 向阅卷老师点明自己作文的主题,使阅卷老师快速准确评分。
2 . 巧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标题应该讲究语言的锤炼,恰当运用对比、比喻、反问、拟人、引用等修 辞手法拟题,题目会形象生动、新鲜活泼、言简旨远、美不胜收,自然能够取得较好的评阅 效果。
同样面对 2012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材料作文,有考生运用修 辞手法拟写了这些好的题目,如 “ 勿以善小而不为 ” 、 “ 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 的财富 ” 、 “ 赠人玫瑰,手 有余香 ” 、 “ 破除潜规则, 回归旧常识 ” 等,这些题目或引用,或比喻,或对偶,无不 灵动地显示出材料的内涵,令人耳目一新。而江西卷的 “ 学 会知足与永不满足 ” 、 “ 知 足云天淡,进取风雨行 ” 、 “ 你所拥有的,你所 没有拥有的 ” 等,也都因 为恰当运用了修辞手法使标题显得形象生动,文采斐然。
3 . 化用诗词名句,典雅含蓄
好的标题应该追求一定的文化内涵,拟题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化用诗词名句,也能使题目 生辉。如近年考场出现的妙题: “ 一蓑风雨任平生 ” (2004 年 福 建 卷 ) 、 “ 蝴 · 菊 · 风 ” (2005 年 四 川 卷 ) 、 “ 心有天使,诗意人生 ” (2006 年 广 东 卷 ) 、 “ 细雨闲花皆寂寞 ” (2007 年 北 京 卷 ) 、 “ 彼岸,灯火阑珊 ” (2008 年 湖 南 卷 ) 、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2009 年 全 国 卷 Ⅱ ) 、 “
善 擒 者 亦 善 纵 ” (2010 年 上 海 卷 ) 、 “ 为中华之真正崛起而奋 斗 ” (2011 年 大 纲 全 国 卷 ) 、 “ 大 隐 隐 于 ‘ 乐 ’” (2012 年辽宁卷 ) 。
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 诗词歌赋熠熠生辉,众多寓意深刻的名言警句给人启 示和智慧。这些化用诗词名句入题的标题,不仅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和文化气息,还能体现考 生较好的文学素养和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4 . 运用公式、标点,新颖别致
有时,借用标点符号、数字公式命题,能增强文题的表现力,出奇制胜。如 2005 年高考福建一考生用 “ 八 · 十 八 · 二 十 八 ” 三个数字来拟题,这三个数字代表了三个年龄段的人生, 从而巧妙地与话题相勾联。 2008 年甘肃一考生在文章的开篇 就提出了 “ 有时你一个善意 的举动,或许并 不能拯救一个或一群生命,相反,你会让它们万劫不复 ” 的 观点,标题 “ 善举 ≠ 拯救 ” 采用数学符号 “≠” 表示, 简洁醒目地表明了文章的观点,别具特色。 2009 年天津一考 生 采 用 了 “ 新 潮 + 大 气 + 智 慧 = 90 后 ” 的标题,构思巧妙, 醒人耳目 „„
这些标题,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辨的特点。标点符号、数字公式属无声语言,具有直观、醒 目、富有哲理、吸引阅卷者目光等特点,用之于标题,用得恰当,清新活泼,形象生动,常 可以收到其他形式难以达到的效果,也能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深刻的印象。
5 . 巧妙设置悬念,引人深思
人都有寻根究底的好奇心,利用这种心理,可以在作文拟题时设置悬念,引人深思。如 2009 年高考上海考生拟写的 “ 板桥体与科技创新 ” 、 “ 共性与特色 ” 、 “ 板桥体与 剪齐后的冬青树
” 等标题,反常的组合、新奇的观点引 人入胜。另外, 问句入题 常常可以收 到其他句式 难以达到的 效果。如: “ 哥 , 是 捡 来 的 吗 ? ” (2003 年 全 国 卷 ) 、 “ 天堂里有电话吗? ” (2007 年 山 东 卷 ) 等,读者看到问句式标题,会不由自主地生发出探究问题答 案的兴趣,这无形之中激发了阅读正文的兴趣。
拟写标题应遵循 “ 小 ” 、 “ 准 ” 、 “ 新 ” 的原则,展示文采, 亮人眼目。以上列举的佳题,只是近几年考场佳作妙题中的几朵浪花。出彩的题目虽有妙手 偶得的情况,但也需要厚积薄发,需要在考场精雕细琢,所以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 生活与媒体中的特色语句,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
作 文 题 目 是 闪 现 在 阅 卷 老 师 眼 前 的 第 一 道 风 景 线 , 在 阅 卷 场 上 , “ 题好一半文 ” 绝对是经得 住考验的一条真理,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和阅卷老师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 同时也是传递文章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内容。因此,标题拟写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一篇 作文的得分高低,尤其是新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要求考生 “ 自拟标题 ” ,随随便便给自己作文取个题目或者没有题目, 与那种精心思考合乎题意的好题目相比,效果肯定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考场上我们一定要 在拟题上多下点工夫。
以下两个材料作文题,都可以从多角度立意。请认真审题后,为之拟定最为恰当的标题。
1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9 日 出 版 的 英 国 《 卫 报 》 以 “ 领 导 中 国 体 育 长 征 走 向 辉 煌 的 非 凡 女 性 ” 为题,报道了李娜在高度重视奥运金牌的中国体育界正展 现出独特作用。文章称,李娜一战成名有可能引导中国日益庞大的中产阶层对网球运动产生 更 大 的 兴 趣 , 还 有 可能 对 中 国 现 行的 体 育 体 制 产生 影 响 。 文 章认 为 , “ 中国正越来越需要展示其在体育领域的软实力,而非奥运 金牌数这样的硬指标。李娜正好是一个开始,她和姚明一样,让人们可以通过另外一个视角 去观察和了解中国 ” 。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 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