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 修 二 )
体验母爱,铭 记亲恩——《我的母亲》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读着老舍 先生这篇饱含情感的散文,我们是否想到了母亲日渐衰老的面容?我们是否记起了母亲为我 们煲好的汤?读完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当我再听到母亲日复一日的唠叨时,我们是不是能 感觉到她们的心她们的爱?大音希声,至爱寡言。包括老舍先生的母亲在内,也许天下的母 亲都没有把“爱”字挂在嘴边,她们深沉的爱,需要我们用心体会,体会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应用角度】“母爱”“亲情”“感恩”等。
【精彩运用】传说妈妈是上帝创造,他将精气注入 泥土,于是,泥土有了完美的曲线、美妙的身姿,有了强健的身体,有了战胜挫折的信念。 当第一滴泪滑过面颊,妈妈就像天使一般降临人间,带来了母性的光辉和伟大的爱。
妈妈,多么温暖的字眼,双唇轻轻触碰,气流进发 而出,那用尽生命的力量唤出的字眼。轻轻抚过您的面颊,轻轻吻上您白额头,轻轻地感受 您无私的爱。母亲是生命的源泉,古有“孟母三迁”,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她不辞劳苦。老舍“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 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便是孩子心中永远的“根”啊!
君子之交淡若 水——《冰心:老舍这个人„„》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 小人甘以绝。”冰心与巴金两位世纪老人的纯洁友谊有力地证明了《庄子》中对友谊的深刻 诠释。它是朋友之间关系的最高境界,是一种相互的信任和生活所带来的平淡后的宁静与幸 福,也是时间验证的朋友味道——如淡水一杯,平淡无奇却余味无穷!从中,我们也可以深 切地感受到:只有“淡若水”的友谊才会更长久。社会越是进步,经济越是发达,这种“淡 若水”的友情越是值得期许。
【应用角度】“君子之交”“知己”“纯真的友情” 等。
【精彩运用】初中毕业的时候,一位朋友给我留言: “君子之交淡若水。”我很不解,虽然我们的友谊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考验,但也不至于 “淡若水”呀!而今,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淡若水”并是感情淡薄,而是像水一 样纯洁简单但却隽永悠长。毕竟平平淡淡才是真。
冰心、巴金拥有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他们互相欣赏, 相互鼓励。他们是彼此的明灯,共同走过孤独,迈向光明„„他们虽相隔遥远,但他们把彼 此放在心中,纵使相隔千里,依然互相深深地牵念。
握手,不仅是 一种礼节——《论握手》
握手,是一种礼节。它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形里可 以表示支持、信任、鼓励、祝贺、安慰、道谢等多种意思,是沟通心灵、交流感情的一种行 之有效的方式。握手,也不仅仅是一种礼节。它更应该是我们在交际时的一种基本素质,因 为它不仅仅体现着你的文明素养,更能于简单的一握之中,向人们传达你的热情和友善。正 像海伦·凯勒说的那样:“我握住冷冰冰的手指就像和凛冽的北风握手一样;而有些人充满 阳光,使你感到温暖。”我们为什么不用阳光一样的热情去接待、温暖别人,更温暖自己呢?
【应用角度】“热情”“真诚”“沟通”等。
【精彩运用】小时候,大人们爱握住我的小手,那 是因为我还不会说话,也不懂说话,他们要通过手来传达对我的爱,来改变我;上学,同学 之间握手,或传达着对我的热情,或暗示着对我的意见,希望我改变性格;毕业了,与老师 握手,那是告别,老师那重重一握,希望在新的环境里我改变思想;家中亲人在我走出家门 时与我握手,告诉我已经成人了,要懂得适应社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所有的一切,亲情、 友情让我改变自己,尽在两只手的交流中。
让我们好好体会手的语言,好好珍惜手与手的相握 吧,因为它是爱的交融,会改变我们的过去;因为它是心的相逢,会设计我们的未来!
立志当高远—— 《毛泽东词两首》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青年毛 泽东面对苍茫大地发出的深沉一问。这一问,问出了敢为天下先的豪气和勇气,“恰同学少 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场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青年 毛 泽 东 立 志 “ 改 造 中 国 与 世 界 ” , 决 心 同 旧 世 界 彻 底 决 裂 的 宣 告 。
其实,少年时的毛泽东便曾以一首咏物诗“独坐池 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抒发自己人小志大、藐视 天下的气概和胆略,寓救国救民之志于咏蛙之中。
【应用角度】“立志”“报国”“敢为天下先”。 等。
【精彩运用】理想也是我们勇于创新的动动力。一 个人立下了大志,并愿意为之而奋斗,那么就是历尽艰难险阻,也会在所不辞。毛泽东年少 时期就曾“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就曾“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因此他能够成就万世流 芳之伟业;周恩来年少时期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他发愤图强,终成为后 世所仰望之一代伟人!„„由此可见,立志当存高远,我们做为新时代的开拓者,就要立志 高 远 , 抖 擞 精 神 , 不 畏 急 流 险 滩 , 争 当 时 代 时 代 弄 潮 儿 。
相信未来,热 爱生命——《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心灵漂泊的过程。在这一 旅程中,有无数的鲜花,但更多的是荆棘:饥饿寒冷、烈日灼热。。。„但无论如何,我们心 中的信念不能改变: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这正是诗人食指在《热爱生命》中告诉我们的真 理:不管人生多么艰辛,不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必须愈挫愈勇,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向命 运挑战,都要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应用角度】“热爱生命”“向命运挑战”“做生 活的强者”等。
【精彩运用】有一句诗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 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由此可见,既然选择了远方,就不要去想能否成 功,只顾风雨兼程,才能到达远方。
假如命运折断了希望的风帆,请不要绝望,彼岸还 在;假如命运凋零了美丽的花瓣,请不要沉沦,绿叶还在。理想的前路上,无论如何,我都 会“用痛苦来作砝码”,“以人生作为天平”,我要在追求人生价值的道路上,永远地热爱 生命。
热爱生命,不是因为想要获得而去热爱,而是因为 热爱而最终获得。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有着对生命的一种热爱,一切美好的结果也就在 意料之中了。
学会爱黑暗的 日子——《外国诗歌四首》
在生机勃勃的人眼中,有一个活力无穷的世界;而 在那些厌倦了生活的人眼里,有一个无聊的世界。是啊,正像圣卢西亚诗人沃尔柯特教给我 们的那样:生活不能总是阳光灿烂,我们必须学会爱黑暗的日子;生活总不能一帆风顺,我 们必须正视挫折;生活总不能称心如意,我们必须勇敢面对不顺心。生活是多滋多味的,我 们只有学会爱黑暗的日子如同爱光明的日子一样,才能品尝到生活的各种滋味。
【应用角度】“心态”“逆境”“热爱生活”等。
【精彩运用】生活怎能总是阳光明媚,春风和畅? 热爱生活的我们应当知道,就像阳光之后总会有黑暗一样,苦难是生命中的常态,烦恼痛苦 总会与我们的一生相随相伴。因此,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何必早早地自怨自艾地放弃? 我们要像圣卢西亚诗人沃尔柯特那样,学会“爱黑暗的日子同光明日子一样”,因为只有这 样,我们才能品 尝到生活 的各种滋味 ,才能风雨 兼程,奋力 走向前方。
梦想与行动—— 《中国现代诗歌四首》
在我们的心中,都有一片美丽而遥远的“海”,我 们每个人都在去看“海”的路上。正是因为有着这片“海”的吸引,我们才会不甘心安于现 状 , 而 是 放 眼 未 来 的 美 好 —— 那 就 是 我 们 美 好 的 理 想 。
但我们还要知道,那去看“海”的路途遥远而曲折, 我们不仅要向往,更要脚踏实地地去行动,这样,我们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在美丽的 “海”边。
【应用角度】“想与做”“理想与行动”“脚踏实 地”等。
【精彩运用】梦想永远是那么美好。有人曾说过, 梦想是希望的开始,梦想是创造的源头。但光有梦想,而不去实现,那只能成为一种空想, 只是纸上谈兵,只是南柯一梦。就像当代著名诗人韩东在诗歌《山民》中说的那样,“他” 只是想,而没有去做,剩下的大概也就只有“疲倦”和“遗憾”了。因此,我们要怀揣梦想, 然 后 去 踏 实 行 动 , 努 力 追 求 , 让 梦 想 成 为 我 们 前 进 的 目 标 。
陶渊明说:“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 励,岁月不待人。”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把现在作为实现梦想的开始吧。
音乐飘荡在心 中——《歌词四首》
音乐,美妙的音乐可以唱出我们的心声,纯洁我们 的心灵。《长江之歌》可以唱出我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赞美;《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 可以抒写我们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表达中国人的自豪感;而《那就是我》则表现了游子对母 亲的深深眷恋;而那《弯弯的月亮》既有作者对故乡景色和民风的深深怀念,也有面对故乡 一成不变的落后面貌的感叹和忧伤。让我们徜徉在音乐的海洋里,汲取养分,充实我们的内 心,丰富我们的生活。
【应用角度】“音乐与我”“思念如歌”等。
【精彩运用】“即使是刚强的人,也常会在音乐面 前产生脚软的感觉,想停下来歇歇,蓦然忆起与现实不相干的旧事。”是啊,这就是音乐的 魅力,那些美妙的音符,那些优美的歌词,总会触及我们的内心深处,唤起我们对往昔或痛 苦或快乐的回忆。
如《弯弯的月亮》,那弯弯的月亮,那古老的歌谣, 那童年的阿娇,那„„于简洁明了中透露出丰富的内涵,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在心里默默地吟 唱 , 然 后 慢 慢 地 闭 上 眼 睛 , 体 味 其 中 的 酸 甜 苦 辣 。 真 的 , 很 美 !
为自己打开一 扇心窗——《议论散文两篇》
漫漫人生路,平日的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遭遇挫折和 不幸,但有些人会从容淡定地去看待这一切,他们会为自己打开一扇门,有一个新的开始。 这样的人,他们会时时打开心窗,把阳光全部装进去,继续前进的乐观与勇气,因此他们永 远会有新的追求和发现。但也有一些人,当一扇幸福之门或成功之门向他关闭时,他便会将 自己深藏在门后,默默地哭泣,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一味地在咀嚼痛苦中生活。
【应用角度】“开一扇心窗”“享受生活”“苦难 与追求”等。
【精彩运用】门,一直开着,请不要退缩,勇往直 前。越王勾践大败于会稽之战,他甘愿做夫差的仆人,卧薪尝胆,终于有一天,他光复故国, 扫清了耻辱;史铁生被宣告终身与病魔为伴后,也没有退缩,一篇《地坛》唤醒了多少人的 心灵;邰丽华虽身为残疾人,但是美丽双手舞动出了奇迹,站在人生的舞台上,她舞出了灵 魂的壮美。他们都曾被一扇门拒于千里之外,然而,他们却在寻找另一扇门,一扇永远为自 己开放的门,他们勇往直前,创造了不凡的人生。
全面辩证地看 问题——《菱角的喜剧》
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秦牧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用形象的语言,在 《菱角的喜剧》一文中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任何事物都是复杂多样的,正确认 识事物,既要掌握它的一般性,又要掌握它的特殊性,认识事物不能绝对化、简单化。这其 实也就是我们哲学上所说的,要全面地认识问题、辩证地分析问题。如果我们没有这种正确 的看待问题的方法,就会犯许许多多想当然的错误。
【应用角度】“一般与特殊”“不畏浮云遮望 眼”“全面地看问题”等。
【精彩运用】人们在复杂的社会中奔波,每天接触 着形形色色的人与事。如果我们不用变化的、全面的眼光,而习惯用简单的、惯性的思维来 判断一个人或一件事,那么,就会严重影响我们对自身、对别人及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就连 观察生活相当细致的著名作家秦牧 先生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他因为非常熟悉小时候的歌谣“菱角儿,两 头尖”,于是便简单地认为菱角应该是有两个角的,可是随着后来的认识,他竟然发现菱角 不但有两个角、三个角、四个角、五个角的,甚至还有无角的,于是他大大感叹:“简单化 绝对化的思想方法,常常把人害得好苦呵!”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用全面的和发展的眼 光来看世界,不以偏概全,也不以主观否定客观,这样我们才能在对主客观清醒认识的基础 上更好地改造世界,建设更新更美好的生活。
珍惜时间,把 握人生——《渐》
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生命并如何度过我们的生命呢? 丰子恺的散文——《渐》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警惕时间的“渐”进,正是因为这种“渐”, 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由天真烂漫的孩子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因此,我们必须珍惜时间, 把握人生,做一个“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应用角度】“把握时间”“珍惜短暂的青春”等。
【精彩运用】时光无情的平等,它时刻告诉你:青 春有但只有一次,肌体活过也仅此一生。你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呢?富兰克林曾说过:“你 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丰子恺先生也曾告诫过我们:人生是靠这“渐”维 持的,但如果我们认为它是恒久不变的,那我们就会中了造物主这“骗人的一大诡计”。因 此,我们必须珍惜时间,珍惜我们如盛夏水果般无法存留的青春,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争 取做一个“大人格”“大人生”的人。
鱼雁尺素传真 情——《鱼书》
自从有了书信,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便便捷了许多, 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也大大缩短!正像 柯灵先生曾经说过的那样,“因为它缩短了人类心灵的距离,天涯海角, 变得近在咫尺”。在书信的沟通中,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意气相投、一见如故等所产生的那 一缕缕情愫把我们的心牢牢地系在了一起„„而今,虽然书信有了新的表现形式,但我们对 于书信的期盼还是那样强烈,其中的思念和期盼,激动和喜悦,甚至痛苦和忧伤等在我们心 中还是那样根深蒂固!
【应用角度】“沟通”“情感交流”“书信与交流” 等。
【精彩运用】对于书信的怀念,缘自读了 柯灵先生的散文——《鱼 书》。怀想对亲朋友思念的刹那间,不顾深夜的降临,在灯下铺开信纸,眨眼间气贯长虹。灯 暗 了 了 窗 明 了 , 踏 着 晨 曦 去 寄 信 , 感 受 那 过 程 中 的 情 真 意 切 。
而后,便是或长或短的等待,总算等来了,便会有 一 种 难 得 的 愉 悦 。 正 像 柯 灵 先生在《鱼书》中所述的那样,“那种乍来的喜慰,温暖的感觉”,是“很 难找到近似的境界相比拟”的。
严谨治学,多 元思维——《说不尽的狗》
做人要谦虚,做学问要谨慎。孙绍振先生作为一位著名的学者、作家, 他没有以“学者”自居,他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看待学术问题。在他的眼中,即便是一个“狗” 的翻译,也有说不尽的学问在里面。文化背景不同,思维方法有异,一个“狗”字也便有说 不尽的道理。这岂不是也在启示我们:在生活中处理问题时,我们要多元思维、辩证思考、 全面认识,以免出现偏差。
【应用角度】“谦虚谨慎”“严谨求学”“多元思 维”等。
【 精彩 运用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在做学问上,要在不疑之处生疑; 在交友上,要在有疑之处不疑。孔夫子曾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学问上 来不得半点的马虎,来不得半点的“想当然”。
对于一个学者、作家来说,要翻译一个“狗”字, 要讲一下自己的专业——比较文学应该不算难吧?可是,当代著名学者孙绍振先生却在他的《说不尽的狗》中, 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洋洋洒洒写了数千字,详述其难度,并大发感慨:翻译文学比较 文学太难了!大家尚且如此,我们在对待自己的学习时,是否也应该更加谦虚和谨慎一些呢?
前事不忘,后 事之师——《阿房宫赋》
翻看历史,几乎所有覆灭的王朝、政权的警示牌上 都写着“骄奢淫逸”““荒淫误国”等诸如此类的字眼。历史是面镜子,前人的教训警醒着 后人。当今中国,党和政府懂得以史为鉴,清楚地认识到了腐败分子和腐败现象的危害性。
只有勤政廉政,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民,才能安 定和谐;安定和谐,才能长久发展。诵读《阿房宫赋》,历史的回声从阿房宫的熊熊大火中传 来,告诉今人,也告诉后人:戒之慎勿忘。
【应用角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等。
【精彩运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 是指“人民”,这里的舟是指“皇权统治”。意即:人民群众可以维护封建政权,也可以推 翻封建政权,关键在统治者是否顺民意、得民心。
秦始皇嬴政持策仗剑,灭六国,吞八荒,囊括四海, 建立了秦王朝,也算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历史人物。可建立了秦王朝后,他不知休养生息, 发展生产,却推行暴政,修阿房、建长城、焚书坑儒、残民以逞,导致天怒人怨。身为戍卒 的陈胜、吴广登高一呼,天下响应,秦王朝很快土崩瓦解,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既强大而又 短命的王朝。这里的经验、教训何其深刻,秦朝的灭亡,是他推行暴政的结果,也是人民反
抗暴政的伟大胜利。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历史,从封建王朝 的兴衰史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东西。
身处逆境,豁 达洒脱——《赤壁赋》
谪居黄州期间,凄风苦雨中的苏轼泛舟赤壁,在清 风、明月之中,超越了失意和悲伤,参悟了水与月的辩证法,捕捉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最终彻底顿悟了 生 命 的 真 谛 。 跳 出 心 灵 炼 狱 的 苏 轼 开 始 尽 情 享 受 “ 清 风 ”“ 明 月”„„
苏轼不因遭受政治迫害而委靡消沉,而是寄豪情于 山水,荡胸臆于自然。身处逆境而豁达洒脱,随缘自适,从人生无常的怅惘中解 脫 出来,理性地对待生活。面对生活中的坎坷,我们也要乐观驱散阴霾,用 旷达解读挫折,永远保持理智与乐观。
【应用角度】“坦然面对挫折”“永远保持乐观的 心 态 ”“ 豁 达 乐 观 是 一 种 人 生 境 界 ”“ 选 择 ”“ 笑 对 人 生 ” 等 。
【精彩运用】一位朋友吹起了洞箫,怀古,感伤。 微风吹过,两岸的芦花飘飞起来,如烟如雾。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我的心仿佛 被一只天外之手拨动,微微地震颤出一连串的轻音。往事在我的脑海里一一映现:五岁时开 始苦读,老父苏洵严厉的教导,与弟弟子由快乐的嬉戏,二十岁赴京赶考,文章震动天下, 文坛领袖欧阳修都不吝赞誉„„但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灾难忽然降临,“乌 台诗案”牵连家人朋友,自己被下放黄州„„妻离子散,独居僻野,为何命运要如此作弄人?
凉风阵阵,我从无边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江水,明 月,芦花箫声,在我眼前和耳边交错出现。冥冥间,远古和自然的情思在我的心中交融了。 于是,刹那间的感悟便如醍醐灌顶,我终得超脱——在焦灼与通达之间,我选择通达。在功 名 与 自 然 之 间 , 我 选 择 自 然 。 在 官 场 与 赤 壁 之 间 , 我 选 择 赤 壁 。
亲情永驻心中 ——《项脊轩志》
那窄小且简朴的书房,那明月照耀下的半墙,那三 五之夜的静谧,那斑驳疏落的桂竹„„项脊生偃仰啸歌的身影仿佛还闪现我们眼前,那慈母 轻轻的叩门声,仿佛还敲打在我们的心头;那老祖母殷切的叮咛,也依稀回响在我们的耳畔; 那庭院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依然生长在我们心中„„这一幕幕哀婉悱恻却依然鲜活的真情故 事 , 让 置 身 事 外 的 我 们 久 久 不 能 忘 怀 , 亦 会 随 作 者 “ 长 号 不 自 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