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24.某校学生会为使更多的同学体验“低碳”生活,接受“低 碳”理念,决定组织同学参观世博园“零碳馆”。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拟写一份海报。要 求:只写海报的宣传鼓动内容;语言表达简明流畅,生动得体。(200 字左右)(10 分)
“零碳馆”利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黄浦江水控温、废木 头发电,完全摒除了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
利用温压和风压,“零碳馆”能保持建筑内部空气流通,环 境舒爽。墙体表面附着的特殊荧光涂料能将吸收的太阳能在夜间转换为荧光释放,使展馆成 为“会发光的房子”。
游客在“零碳餐厅”看到的餐具都是由前晚多余的有机饼干 处理而成,使用后将会用于发电和发热,最终剩余品又再加工成生物肥,真正实现变废为 宝„„这些创意试图让游客在日常生活体验中,逐渐养成“零碳”的新生活态度。
最特别的是,游客将在“零碳馆”领取专属的“二氧化碳身 份码”,然后在“大富翁碳册游戏”中回答50 个互动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每个人的出行方式、 里程数,使用的燃气种类,每月的水电煤费用等,最后游客将得到一张电脑计算出的“碳诊 断书”,记录个人一年的“碳排放总量”。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为了探究青年学子在心理上把“自我”放在世界的什么位置, 某心理学家在纸上画了一座山和一个圆,然后让受测者分别在山和圆的上面用一个点标出位 置。
心理学家发现,多数青年都将自己的位置标在山顶和圆心, 也有少数标在山腰或山脚和圆的边缘。
经过询问,未将自己 的位置标在山顶和圆心的青年说出了他们的想法:
甲:山中处处有风景,而山顶只是山的一小部分,何必挤在 山顶?
乙:我是来欣赏这座山、丰富这个圆的,而不是来占领它们 的。
丙:我不在乎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我处在这个世界中已经很 幸福。
丁:能处在山顶当然好,但我觉得很多人比我更有资格站在 山顶。
戊:这个圆需要拓展,所以我愿意处在它的边缘。
„„
读了以上文字,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自定立意,自选 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