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历年高考作文备考2015年作文审题立意(1)

   新材料作文是指自2006 年之后出现的一种材料作文形式。它  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称之为新材料作文。特点:

   1.高度的开放性。表现为“四自”:自主确定角度,自主确  定立意,自主确定文体,自主确定标题。

   2.严格的限制性。表现为“三不”: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  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  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  因此,准确地审题立意是写好新材料作文的关键一步。

    

   【佳作悟法】

                   ☆真题回放☆

   (2014·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70 分)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  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满分样卷☆

   巉岩何足惧

                   &nb  sp;                  ⊙福建一考生

         面对空谷,有人畏于  悬崖峭壁而摇头退缩,也有人于天堑中看到攀援之途,并决然而上,创造出“不可能”的奇  迹  。  ⑴       &  nbsp;      &nbs  p;                     &n  bsp;         ;                       &nb  sp;  

         如果说空谷是社会发展  中的种种困难,身为时代的一份子,我们决不能存畏难心理,而应勇于找寻或创造出由天堑  走向坦途的桥梁。鲁迅曾经在文章中盛赞:“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  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今,同样处在改  革发展大潮中的我们,也应以此为志,勇攀巉岩。⑵

   但放眼望之,改革发展之路确实遭遇了空谷般的瓶颈期,贫富差距日渐加大,环境污染日  益严重,发展的阵痛刺激着每个人的肌肤和骨骼,此时此刻,理应有人站出来勇敢发声,  为种种不公平的现象痛心疾首,匡扶正义,痛陈时弊。但我们所见到的,却是知识界的集体  失 声 , 是 整 个 社 会 面 对 峭 壁 的 恐 慌 和 迷 茫  。  ⑶       &  nbsp;      &nbs  p;                     &n  bsp;         ;     

         因此,在面对种种问  题时,我们应做那种修栈筑桥的先行者。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说:“知识分子的公共  角色是旁观者,是搅扰现状的人。”现状就是空谷的悬崖。当大多数人“畏  途巉岩不可攀”时,寻求栈道桥梁的正是这些“搅扰现状”的人。康有为公车上书,吹响变  法的号角;北京学生挥起五四大旗,革新思想传遍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知其不  可而为之”的孔孟心忧天下;传承而下,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  正气表白。在欧洲,有伏尔泰为卡拉冤案奔波劳碌,有左拉为德雷福斯案愤怒控诉„„面对  体制与社会的悬崖峭壁,这些富有智慧的勇者并不畏惧,而是勇敢地呼号控诉,最终以平坦  的通途粉碎峭壁的阻挡,为世人送去崭新的阳光。⑷

         正如萨特所  言:“是知识分子,就应当为一切未能挽回的事实负责。”当今的我们也应有这样心怀天  下,破旧革新的勇气和魄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心怀信念,只有相信每座悬崖必有破除它、  征服它的栈道,才能真正找到破除困难的方法。倘若心存犹豫,便遑论拯救。其次应勇于  发现问题,并面对空谷敢于发声。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行动才是寻得栈道的必由  之路。”再者,要保持陈寅恪先生所说的“自然之精神,独立之人格。”⑸唯有人格  独立,才能不被外物蒙蔽,迷失了追寻的方向。

         这是我们作为时代的一  分子,未来时代的中流砥柱所应该做的。  

         面对时代发展的峭壁  悬崖,我们当怀有找寻桥梁、破除万难的决心和眼界。 歌德在《浮士德》中写道:“善  良的人或许会迷惘,但终将找到一条坦途。”我们也应怀有如此的希望,勇敢前行,破旧  立 新 , 将 天 堑 化 为 铺 满 光 明 的 通 途  ⑹                       &nb    sp;                       &  nbsp;      &nbs  p;                       &nb  sp;                       &  nbsp;      &nbs  p;                     &n  bsp;     

         

        ☆我来分析☆

    

         ⑴            ,又不完全照搬材料,破题巧妙。         &nb  sp;               

    

    

   ⑵引用    

               &nb  sp;   ,

   要求处在改革发展大潮中的我们勇攀巉岩。

    

    

   ⑶ 指 出                

              &nb  sp;                的不  正常现象。

    

    

     ⑷ 引 用 大 量 的 名 言 和 事 例 证 明 :                  &nb  sp;

                  &nb  sp;           

                  &nb  sp;           

                  &nb  sp;           

                   。

    

    

   ⑸ 分 条 列 举 , 论 说 :                  &nb  sp;

                  &nb  sp;           

                  &nb  sp;           

                   。

    

      

      ⑹总结呼应前文。

    

 

          【 答 案 】     

         ⑴引用材料  

         ⑵鲁迅的话  

         ⑶当前知识界集体失声  

        ⑷面对体制与社会的悬崖峭壁,知识  分子成了修栈筑桥的先行者

        ⑸拥有破旧革新的勇气和魄力所必须  的条件

    

          ☆ 名 师 点 评  ☆

           逻辑清晰,层层推进

         文章先引用  材料,巧妙破题,提出社会发展中的困难时期,身为时代的一分子,我们决不能存畏难心理,  而应勇于找寻或创造出由天堑走向坦途的桥梁时期。接着指出现在改革发展之路遭遇了空谷  般的瓶颈期,理应有人站出来为种种不公平的现象痛陈时弊,但结果却是知识界集体失声,  是整个社会面对峭壁的恐慌和迷茫。然后提出在面对种种问题时,我们应做那种修栈筑桥的  先行者。最后提出要成为先行者的几个前提。文章环环紧扣,无懈可击。        

         &nb  sp;视野开阔,眼界不俗

         文章从材料  中引发又跳出了材料,论述在改革发展之路的空谷般的瓶颈期,我们应如何做那种修栈筑桥  的先行者的问题。与单纯从材料中看到乐观悲观问题的同学比,本文作者眼界高了一大截。  在论证时,视野开阔,材料丰富。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哲学家、文学家的各种言论,信手  拈来又恰到好处,显示出作者广阔的知识面和开阔和视野。

     

         【技法指要】

          ☆ 自 主 探 究  ☆

         1. 在平时的  学习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类型的新材料作文?

         2. 对于新材  料作文,你通常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审题立意的?

    

            ☆ 精讲点拨  ☆

         一、新材料作文审题  立意的原则

         1.整体性原  则:新出来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  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例⑴:【材料】一  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个窟窿,致使其成了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  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  “金边凤尾裙”。不但卖了好价钱,还一传十,十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生意十分红  火。

         【立意】

          ①人要从不  利走向有利,就要依靠自己永不放弃的精神。

          ②人要从失误的阴影中  走出来,就需要聪明过人的智慧、灵活变通地思维、高超绝妙的技艺。

          ③成功往往有其偶然性,  但更有其必然性。

        【评点】 三个立意都属于准确全面地  理解材料,其中①②两点可同时采用,也可从任意一个或几个角度立意。

         假如有同学立意“创新  塑造成功”“天生我材必有用”则属于对材料的理解存在偏差,没有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  符合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整体性原则。   

         问⑴:宋朝时宫  廷举行公务员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  题让考生作画。

         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  现这句诗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提示:   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基本符合题意)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  出寺庙一角。(符合题意)

         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  里的半截旗杆,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有新意:  准—深—新。这样绘画,从材料的全局入手,且抓住了“题眼”,把“深山藏古寺”中的“藏”  表现得淋漓尽致。)

         2.多向性原  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  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例⑵:【材料】宙  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  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    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  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  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  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立意】

         ①外表的美不是真正的  美。不应只凭表面现象去评判他人。

         ②美丽不需  要伪装,可以用心去塑造。不必借外表美来提高自己。

         ③对吸取自  己的优点和长处成功的人,我们不应该嫉妒和指责,应该宽容和高兴才对。

        【评点】

         ①是从宙斯选拔鸟王只  看表面的角度来立意的。②是从乌鸦拾取百鸟羽毛美化自己的角度来立意的。③是从众鸟嫉  妒寒鸦,纷纷拔下寒鸦身上属于自己的毛的角度来立意的。三个立意都正确。

        

         问⑵:阅读下面  的文字,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思考,自主确定立意。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  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  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  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  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  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  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  爱啊!”    

         提示: ①知人难,  知己更难;(从乌鸦的角度立意)

         ②人贵有自己之明;(从  牧羊人的角度立意)

         ③要大胆地尝试,勇敢地  追求;(从孩子的角度立意)

        

         3.筛选性原  则:

         因为  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  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例⑶:【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  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  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  卖。”      第二天,男孩蹲    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  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  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  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  值。”    【立意】

         ①珍惜友谊,珍惜时间,